路透:台灣正向烏克蘭企業取經 盼提升能力應對中國威脅

路透社報導指出,台灣政府正積極媒合台、烏雙邊企業,盼學習烏國經驗,強化台灣企業面對中國威脅的應變能力,在危急時刻也能維持運作。學習對象包括Uber、微軟等跨國企業的烏克蘭分公司,取經他們如何在俄烏交戰期間持續為當地提供關鍵民生服務。

一名台灣高級官員匿名向路透社表示,台灣政府正積極媒合台灣企業與烏克蘭企業,盼透過學習烏國企業的應對經驗,快速強化台灣企業面對中國威脅的應變能力

「我們希望向烏克蘭學習第一手經驗,了解私人企業如何在戰時協助政府與社會提升韌性。」該名官員指出,烏克蘭的Uber、微軟等公司,在戰時仍持續為烏國提供關鍵的民生服務;台灣也從烏國經驗獲得「將超市納入政府物資供應與分配網路中」、「醫療系統不堪負荷時,可利用計程車應付捐血等緊急醫療需求」等啟發。

「二戰時,對關鍵基礎設施來說,最安全的地方是在地下隧道,而今日最安全的地方在雲端。」美國商會烏克蘭分會會長亨德(Andy Hunder)指出,俄羅斯在發動首波飛彈襲擊時,目標便是試圖癱瘓烏克蘭基礎設施。因此台灣政府必須建立備援系統,讓科技、銀行、食品、物流、零售在面臨類似的緊急時刻仍能持續運作,如Mastercard和Visa等支付系統,戰爭期間仍持續在烏克蘭提供服務,確保了烏國內部的金融穩定。

除了向烏克蘭學習外,該官員表示,台灣也借鑑了北歐與波羅的海國家的經驗,用來改進空襲警報系統和避難所系統,「我們有戰鬥的意志,現在我們也必須仔細檢視備戰的信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