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山本理顯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出自其手

擁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立茲克建築獎,2024年得主是78歲的日本建築大師山本理顯。山本是第9位獲得殊榮的日本建築師,他的建築風格以人為本,主張建築應融入天然環境,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就是出自山本之手。

在東京美國大使館舉行的普立茲克建築獎頒獎會上,獲獎的山本理顯難忍激動的情緒,陪同出席的美國大使易曼紐摟肩安慰他。

高齡78歲的山本,是第9位獲得國際建築界最高榮譽的日本建築師。獎項創辦人的兒子湯姆普立茲克,讚賞日本建築師師法大自然的文化品味與技藝,樹立獨特的建築美學。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山本理顯說:「我的長期目標是設計給周圍的人們,帶來喜悅的建築,而不僅僅是為我的客戶。」

和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與伊東豊雄同期的山本,在建築界享有極高的聲譽,他的設計理念以人為本,強調環境使用的人文體驗。

山本最知名的設計,包括全棟透明的廣島西區消防大樓,讓市民一窺消防員辛苦緊繃的日常。

山本理顯說道,「消防員隨時都在消防站值班,他們全天候準備待命,我認為這讓人很安心,知道這些人即使在夜間也在守護你。」

山本另一個作品是橫須賀美術館,設計著重建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造景風格;中國天津的圖書館,採光凸顯書牆的景致;瑞士蘇黎世機場與鄰近商辦特區共構建築,都強調人與建築的連結與融合。

山本理顯表示,「我相信如果你能以溝通的方式建造一棟建築,它和地方社區的關係是顯著的,更多人會歡迎這樣的建物。」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也是山本的作品之一,延續他一貫的人本與融入自然的設計理念,讓人與建物的關係更加緊密。

藉由房舍建立活絡的人際互動,始終都是山本的建築理念。2010年他設計南韓城南低收住宅區,因為凸顯社區聯繫的溫馨氛圍而備受好評。他位於橫濱的家也採用相同的設計理念,讓陽台和屋頂成為和鄰居互動的場域。

山本理顯認為,「一個村莊以社區的形式存在,我們觀察社區與每個家戶之間的關係,發現單獨的房屋並不會被孤立,房屋不會被社區排擠,它們始終是社區的一部分。」

山本也談到,目前的房屋建築仍以隱私為重,社會風氣並不鼓勵鄰居之間密切協助,這是未來的建築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