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保護區的加拉巴哥群島海域,是各種海洋生物的天堂,包括瀕危的雙髻鯊也能在這裡自在悠游,不過海洋科學家發現,在保護區外的國際海域漁業捕撈虎視眈眈,因此呼籲擴大當地的海洋保護區,並將各國的保護區串聯起來,希望能夠確保海洋生物遷徙的安全。
成群自在悠游的鯊魚、揮舞著長鰭的海龜,加拉巴哥群島沿海200英里的保護區內,因為不准捕魚,各種海洋生物得以繁衍生生不息,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保護區之一,擁有3000多個物種。
綠色和平組織的科考船最近就在當地調查海洋生態,追蹤瀕危的雙髻鯊動向。
海洋生態專家艾斯皮諾薩表示,「我們正在用衛星和聲學標籤進行標記,以了解這些物種,以及加拉巴哥繁殖區對大自然的貢獻。我們不僅是為了加拉巴哥人民,也是為了太平洋其他地區和全世界。這個受到超級威脅的物種,在這裡有個避難所可以繁殖。」
海洋科學家說,加拉巴哥海域是罕見的鯊魚天堂,不過離開了保護區到了國際海域,這個物種卻經常落入捕漁船隻的虎口,被割下魚翅賣到亞洲國家。
海洋科學家班克斯指出,「如果這些地區之外沒有保護措施,那些物種不會分辨,牠們不了解政治界限,所以牠們會在不同的海域之間移動,那時牠們就會面臨最大風險,特別是漁業捕撈和誤捕等活動。」
綠色和平組織呼籲,將連接加拉巴哥海域的公海,也納入保護區範圍,不過這麼做需要60個國家批准去(2023)年聯合國通過的公海條約,目前只有2個國家同意。
此外科學家也希望能像拼圖一樣,將不同的保護區連結起來,確保海洋生物在遷徙之路上不受干擾,而這也是加拉巴哥當地人的期待
加拉巴哥潛水教練加維拉尼斯表示,「我們不靠捕魚維生,我們靠觀光,對我們而言,活生生的物種在海中自在悠游,比變成餐桌上的佳餚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