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總研究發現肺癌家族化趨勢 發生比例高於重度吸菸者

肺癌不僅是國人10大癌症頭號殺手,且有家族化趨勢。台北榮總公布最新研究,肺癌患者當中,具家族病史的比例比重度吸菸者還高,顯示肺癌發生率與家族史息息相關,尤其是一親等家人,例如父母或子女罹患肺癌,風險就更高。目前國健署免費提供高風險族群2年做1次肺癌篩檢,呼籲民眾應定期篩檢。

58歲的陳女士因為弟弟罹患肺癌,2022年參加公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下肺葉有2.4公分結節,手術切除後確診為第2期肺腺癌,目前病況穩定沒有復發。

陳女士說:「之前原本完全沒有症狀,還好有篩檢到,不然病情就是默默的變得更嚴重。」

同樣也具有肺癌家族史的陳先生,因為母親有肺癌而就醫檢查,在左上肺葉發現0.7公分結節,後來確診為第0期肺腺癌,所幸早期發現治療,目前術後狀況良好。

陳先生表示,「我母親給我2次生命,第一次當然是我的出生,第二次就是因為我母親,我才知道我們家族有肺癌遺傳史。」

台北榮總公布最新研究,在近2千名肺癌篩檢人數中肺癌檢出率為2%,其中早期個案占87%,顯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更進一步分析發現,具肺癌家族史的患者比例,比重度吸菸者還高,顯示肺癌發生率與家族史息息相關。

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醫師羅永鴻指出,「這個基因的表現不是說一兩個就會造成,它是多個基因的變異問題造成的,所以目前相關的研究中只能知道它有遺傳性。」

醫療團隊強調,不同期別的肺癌存活率差異相當大,例如第1期5年存活率高達9成,但若拖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僅剩1成。目前國健署提供有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肺癌篩檢,呼籲高風險族群及早就醫檢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