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持續崩壞 2050年恐達臨界點

亞馬遜雨林最快在2050年會到關鍵臨界點,根據國際期刊的最新研究,這座對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調節能力的雨林,正走向大規模崩潰的未來。

亞馬遜雨林6500萬年來,不斷獲得科學家證明在氣候的自然變化上具有強大適應調節功能,如今卻在濫伐以及人類造成的氣候危機下承受新的壓力,並可能在未來30年內致使整個雨林大規模崩壞。

聖卡塔里納大學研究員佛洛瑞斯表示,「也許到了2050年,該系統會達到一個臨界點,一旦越過這個臨界點,也許我們就再也無能為力,屆時再停止濫伐也沒有用了。」 

這是國際期刊《自然》於14日的最新研究發表。科學家依全球暖化、每一年的降雨量、乾旱季節持續多久以及森林砍伐,預測出亞馬遜雨林有10%到47%將處於壓力下,這些壓力可能會將其生態系統推向臨界點。

伯明罕大學森林研究所副教授莫爾伯特指出,「我們見到氣球溫度正在上升,而且很快,我們當然還有時間去改變,但必須現在就採取行動,不能再等個一或兩年。」 

亞馬遜河流域為世界上最大熱帶雨林,但2021年科學家首度證實其碳排量已超越吸收量,大火和砍伐造成的林損是主因,然而它仍舊擁有強大而且重要的碳匯集功能,若失靈,將削弱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導致地球暖化加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