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癌症病友常常因為不曉得藥品審查進度到哪裡,因此只能繼續咬牙花大錢自費等待,根據統計,癌症新藥平均審查時間超過700天。三大病團共同呼籲,健保審議時程應該要透明化,並且可以被追蹤,給予病患明確的等待期。
陳小姐的媽媽得到肺腺癌四期,近4年來已經自費超過600萬,嘗試各種新藥,而目前使用有效的雙標靶藥,終於擠進審查窄門,但是苦於等不到審查結果,彷彿看不到盡頭,到底還能花多久,全家人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癌友家屬陳小姐指出,「因為我們完全不知道藥物審核的進度到哪裡,所以其實老實對我們講,是一個滿巨大的壓力,因為畢竟一個月十幾萬,也不知道燒多久。」
根據和信醫院陳昭姿主任統計,癌症新藥平均審查時間超過700天;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從2016年到目前,在健保署意見分享平台上的資訊顯示,目前待共擬會審查的癌症藥品,至少7個品項藥物等待超過12個月,其中有5個品項藥品更是超過24個月,跟健保署公告只要13.7個月,相差超過一倍。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表示,「如果這個流程能夠透明,如果他能夠被追蹤,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各說各話的時間?那我想對於所有的病人來說,重點是在於我要知道這支新藥,一旦進入健保審議時間,我能不能知道我預期可以等待多久。」
藥品被放到新藥意見平台上,代表可能已經進入健保審議程序,但也像進了山洞,看不到盡頭。
三大病友團體共同呼籲,健保審議時程,應該要透明化,並且可以被追蹤,給予病患明確的等待期,讓病患在財務上或生理上都有所準備。基金會強調,這件事不是只有癌症病友受到困擾,而是所有病友在用藥上都會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