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各種不同功能的無人機接連亮相,在人類生活中扮演更多角色。南韓現在不僅研發出可載送乘客的無人機,還積極布局基礎設施,目標在2025年,建立宛如空中計程車的無人機交通系統。
南韓獨自研發的無人機首次亮相,以每小時150公里的速度飛行,未來將扮演空中計程車的角色。
南韓自2020年開始構築無人機交通系統,政府在全羅南道高興郡建立航空中心,讓民間業者從事研發與試飛。
由於現行航空法令是以大型飛機為基礎制定,起飛、降落等規範都過於繁複與嚴苛。南韓國土交通部正推動將無人機排除在外,量身訂製規範,要加速讓無人機交通系統成為現實。
南韓國土交通部次長白源國表示,「10月底《都市航空交通法》才制定通過,6個月後就會施行,屆時會整頓與訂定符合無人機交通系統的管制規範,積極營造,讓各位在研發上,不會有阻礙的條件。」
包括設置宛如小型機場的停機坪,讓乘客入關接受安檢後再登機載送。而停機坪旁還得有管控中心,隨時監視空中交通、網路通訊、噪音與無人機的飛行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無人機交通系統仰賴5G行動通訊技術,因此管控中心周遭同樣會有無人機飛行負責偵測通訊品質,並確認航道環境,以維護飛安。
FINEVT機器人科學研究所長吳世診說明,「透過通訊技術,這台無人機會去蒐集無人機本體的飛行和位置資訊,以及飛行的距離資訊。主伺服器所在的管控中心系統,就能運作確保無人機維持安全距離的程式。」
現階段,南韓的無人機交通系統正在高興郡的航空中心展開密集實測,明(2024)年起就會將實測範圍轉移至人口密集的首都圈,最後進入真人實際乘坐的關卡。
預計2025年年底,無人機交通系統就能正式在南韓上路,屆時不僅擁擠的首都圈陸上交通可獲得緩解,民眾就醫、運送貨物或應對車禍、火災等緊急危難都能更輕鬆解決。
南韓國土交通部都心航空政策科長崔乘旭提及,「電波與通訊環境,還有無人機的噪音,實際上在市中心會造成什麼作用,這些是我們往後會追加檢視的項目。我們會以此為基礎去測試施行包括,物流、急救、醫療消防等公共服務。」
公視國際記者楊虔豪報導,「南韓的無人機交通系統,現在已經進入基礎設施構築以及飛行實測階段,接下來將等待正式商用化。國土交通部的人士告訴我,要如何說服大眾卸下心防搭乘無人機,是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