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2023)年上半年金檢報告出爐,指出嚴重五大缺失,包含大股東干政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當然希望能在這次會期內修法完成,倘若來不及下會期將再提案。同時也首度針對ETF「平準金」亂象,揭示四大管理方向。
歷經金融市場動盪、詐騙猖獗、當機事件頻傳、金融業大股東干政等情況,金管會今年上半年金檢報告出爐,其中又以未有效督導創投、或資產管理子公司管理業務風險及大股東不當干政,被金管會視為情節相對嚴重的缺失。
上午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出席公司治理論壇時表示,永續發展,如何揭露事實,對上市櫃公司來講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將來如果永續報告書的內容,必須納入一部分財報,當然就會有些行政責任,可是我想重點不是在處分,而是希望大家在揭露上能夠依照事實去處理。」
而各界關注的大股東干政,金管會原本要修法,祭出包括可處最高新台幣5000萬元罰鍰外,還可限制大股東行使股份表決權、停解職所擔任或指派的董事,甚至限期處分家族持股等處罰條款,在考量執行難度與比例原則等,只留下最高對大股東本人處5000萬罰鍰。
另外證期局日前表示要對目前ETF的「平準金」亂象出手,黃天牧今(4)日也首度針對亂象對外發言。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說:「配息的來源是什麼,如果是來自於ETF自己的本金,那必須要讓投資人知道。」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你到底是怎麼樣分配,或是啟動的方式時機,我們會請公會跟交易所再全盤去檢討。」
黃天牧表示,推動大股東干政修法,當然想求好、求完整,但既然是要做公共政策,還是得考慮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想法,不能一步到位,就從大家有共識的方式先來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