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發現史前陶片遭批 中山大學:後續將採高標準監看

高雄中山大學仁武校區用地,文史工作者發現大量史前陶片,推測是一千多年前平埔族打狗社遺留文物的碎片,但校方整地時卻沒找專家監工鑑定。今天上午到校區抗議,呼籲校方停工,並要求市府盡速依文資法列管、保護。

放眼望去大片草皮,這裡原是軍備局西營區,現在則是中山大學仁武校區用地,但低頭一看地上有些紅色陶片。文史工作者表示,8月初曾找專家學者實勘,推測是一千多年前,平埔族打狗社遺留的四頸壺碎片,不只陶片,還有清朝中期或日治大正時期瓷器等碎片。

綠色協會理事楊吉壽表示,「你們(中山)施工的時候,應該找公正專業的人員來看,結果他們可能是沒有,因為他們挖了(滯洪池),整個回填在每個地方,都是一些陶片,他們已經觸犯了環評法。」

文史工作者19日上午到校區要求停工,表示8年前的環評報告顯示,當初用地調查只有目測,斷定沒有史前遺跡。但報告也寫明,校區周邊發現大量史前陶片,應做進一步考古探測、釐清。但中山大學施工時沒找專家判定,已違反環評法及文資法,呼籲市府盡快依文資法列管、保護。

高市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主任曾宏民:「(已要求)後續的工程施工部分,務必依照文資法以及相關的環評承諾,聘請專業的考古人士進行工程監看。在監看過程中,如果發現疑似遺址,也必須依照文資法通報給文化局並暫停施工。」

中山大學回應,開發前已委託專家調查,並未發現任何遺址、遺跡,目前校區正在整地,待工程開挖,將採更高標準委託考古機構辦理監看,若挖掘相關文物或遺址,會依文資法規定辦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