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分科測驗,考歷史、地理與公民,1.4萬名社會組考生上陣。這是108課綱實施後的首次分科測驗, 加入探究與實作題型,而三科皆取材多元,地理和公民有不少時事入題,大考中心將在7月27日公布成績並寄發成績單。
公民科時事題大爆發,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封城,台灣年初蛋荒,跨國同婚合法化,高中老師評析,議題發揮得宜,切合社會脈動,但部分考題需綜合應用能力與邏輯推理,中間偏難。
多位考生說,公民不好寫,前兩科的歷史與地理,反而寫的比較順。地理科同樣大量時事入題,俄烏戰爭、人造肉、東南亞霾害、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等等,有考生覺得,不少題目一看就知道答案。
北市麗山高中地理老師廖偉國表示,分科測驗強調學生非單純的去記憶學科知識,而是要跨冊學科的整合。
至於歷史科,高中老師評析,沒時事題,沒跨科題,取材活潑,言簡意賅,比如明代出版個人自記善惡功過的薄冊,記載婦女規範,融入性別議題,108課綱強調的探究與實作,比例合宜,整份試卷中間偏易。
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莊德仁說:「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不難從題幹中去找出合適的證據,然後做出因果的推論。」
大考中心表示,分科測驗是今年拚大學,最後一次入學考試,才會開放輕症或無症狀的確診考生,在獨立的居家照護試場應試,分科測驗落幕,將在7月27日公布並寄發成績單,8月12日公布大學分發入學錄取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