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1劑新冠疫苗覆蓋率已經破7成、第2劑也超過3成,BNT第二劑國內還沒開放施打,但已有147人打第二劑,推測應該是在國外接種BNT第一劑。
飛機緩緩滑入機坪,清晨6時19分,第十批BNT疫苗91.03萬,由華航CI-62航班運抵桃園機場,累計到貨量約773萬劑。第一劑BNT疫苗9月22日從校園開打,目前中央疫苗預約系統已經開放全年齡施打,但還沒有敲定何時接種BNT第二劑,專家建議,3週後就可施打,中央也可能考量分配問題,抓在8、9週施打。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國外曾經發表的研究來看,以BNT如果拉到9週,它對於預防感染這件事情,並沒有額外再多增加好處,可是在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基本上還反而比在,3週的時候施打還好一點。」
根據指揮中心10月27日統計,第1劑疫苗覆蓋率破7成、第2劑也超過3成。其中打BNT第一劑440萬人、打第二劑147人,推測應該是在國外接種BNT第一劑。然而新冠疫苗接種不良通報,也破萬件,立委召開記者會,針對新冠肺炎不良反應臨床診斷及通報機制提出質疑。
當事人陳小姐說:「疫苗是為了要保護我們,可是不良的時候,醫生不講真話,我不知道以後路該怎麼走,反正你看醫生一定罵 一定罵,你們都把什麼都怪疫苗身上,根本就求救無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醫師不需要因為通報這個事情,而負擔什麼責任,我們是儘量鼓勵去,就是如果有一些懷疑就是可以通報,不需要非常確定。」
疾管署表示,只要在打疫苗之後發生不良反應,不必有因果關係,醫療院所和衛生局都可通報,針對受害救濟部分,民眾就可自行提出申請,只要到衛生局填申請單,不必提供佐證資料,主管機關會去調相關病歷進行後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