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中、北彰水情緊 中市盤點再生水、地下水源

中部水情持續吃緊,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預估,到今年五月前,總需求水量七億噸,但能提供的水只剩下一半。台中市召開緊急會議,也盤點再生水及建築工地的地下水資源,每日大約還能多出200多萬噸的水資源

洗車、游泳池、三溫暖,還有用水量大的民生相關產業,從一月六日開始,竹苗中及北彰,先針對大戶進行減壓及減供7%的措施。擔心衝擊民生用水,台中市政府盤點能額外產出的水源,總計再生水及建築工地的地下水源,每天還能產出200多萬噸。

台中市經發局長張峯源指出:「回收水每天大概是6萬公噸左右,我們現在從工地上抽出來的水,地下水,每天大概有200萬噸左右,先鼓勵一些非必要的一些民生用水去用回收水。」

台中市長盧秀燕,則是提醒經發局,透過這次抗旱的盤點,發現水資源中心的再生水,使用狀況不佳,要求再加強,才能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

盧秀燕表示:「那我們台中市有十一座水資源回收中心,其中有六座每天可以提供十萬六千噸左右。(再生水)使用狀況並不好,一方面大家回收廢水處理清潔環保,這是要做的,但是另一方面去化,處理完以後的去化做得不夠好。」


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的統計,光是苗栗、台中及北彰,每天就要供應150萬公噸的自來水,老天持續不下雨,中部地區各地水庫蓄水量,估計只有1.2億公噸。除了節流,還要開源,台中市經發局也針對轄區內的工業區,從去年10月開始要求自主節水7%,希望能渡過旱期,減少對民生的衝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