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高溫炎熱,為防範中暑,民眾喝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但若只是大量喝水,沒有補充鹽分,容易造成「水中毒」狀況。
因「水中毒」引發中暑的民眾逢坂照宏形容身體當下症狀,「感覺眼睛開始有突然站起來那種暈眩感,看到地面都扭曲了。回到家之後開始出現頭痛、想吐的症狀。」
人體大量喝水後,過多的水分會使得體內鹽分、也就是「鈉]濃度降低,而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引發輕度疲勞、頭痛、嘔吐、甚至痙攣,造成水中毒。隨著繼續流汗排出水分、鹽分,更可能引發「自發性脫水」,出現中暑現象,嚴重時恐導致死亡。
過去幾個星期內,日本高溫炎熱,截至這個月2號為止,歧阜縣內氣溫已三次超過40度,許多大量補水民眾出現水中毒現象。
日江東醫院副院長三浦邦久說明,「因為流汗失去的鹽分,(可以透過)喝口服電解質補充液(補充),如果身邊沒有口服電解質補充液,早上喝碗味噌湯或番茄汁也可以。」
醫師也建議民眾,不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取水分,以免導致水中毒。運動完雖然要補充水分,但也不可牛飲,而喝水之餘,也要補充鹽分。至於疾病引起的體內缺水問題,尚得配合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