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19號、是我國的「器官捐贈」紀念日。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在下午,特地舉行紀念音樂會,邀請歷年的捐贈者家屬,和「受贈者」來參與。同時,也為了鼓勵民眾「器捐」,衛福部在三年前,首創、讓曾經有「器捐」的配偶,及三等親家屬,可以「優先」獲得器官分配,希望藉此帶動風氣。 7歲的生命鬥士奕享,去年初確診罹患罕見的「肌上皮癌」、及「惡性類橫紋肌肉瘤」兩種癌症,接受無數次化療,從來不喊痛,去年底他的病情復發,爸爸透過繪本、與他分享器官捐贈的概念,奕享毅然決定要器捐,並親自在同意書上簽名,今年一月他不敵病魔離世,捐出眼角膜,成功幫助兩位受贈者重見光明。 ==器官捐贈者家屬 江順龍== 我跟他說器官捐贈 在你過世之後 它無病無痛 它不會在你身上 留下任何的傷痕 於是他跟我說 好啊 既然我們都用不到了 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捐贈給其他人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目前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最多、有6752人,其次是肝臟、有1261人,眼角膜有636人,心臟有243人,胰臟則有116人,累計全台共有8964人、還在等待器捐移植 ==器捐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 李伯璋== 從以前的差不多220個人 一年的捐贈 到現在大概 去年是到290個 所以事實上 是有在進步 為了鼓勵民眾器捐,三年前衛福部首創、讓曾經有器捐的配偶及三等親家屬,可以優先獲得器官分配,至今已有12位家屬受惠,希望藉此帶動器捐風氣,遺愛人間。 記者 賴淑敏 蔣龍祥 台北報導
鼓勵民眾器捐 配偶.三等親可優先分配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