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聞一開始,首先告訴您一個,關係大台北地區地層安全的重要訊息,同時,特別針對,地震帶來的災難,我們也要重回九二一現場,關心當地兩年多來的重建歷程,這兩則深入報導,首先來看,根據學者調查,大台北地區可能也有活動斷層帶,究竟這個斷層帶在那裡,可能會造成什麼災害,我們一起來了解一六九七年清朝人郁永河順著淡水河口進入了台北盆地,看到了一個剛形成沒多久的大湖。台北盆地四周原本就有不少的斷層,大部份都已經沒有活動的跡象。不過,最近的地震鑽井研究,卻改口把山腳斷層列為第二類活動斷層,這表示它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能性是活動斷層。遠看台北盆地的西側,沿著林口台地、觀音山、再到陽明山山脈旁的這一段山腳,就是推測的斷層所在。不過,這個陷落,是花了四、五十萬年才形成的。而,活動斷層帶來的威脅,也不只限於住在斷層帶上的人。目前地震發生的週期和可能性還有待推估。不過,緩慢的地層下陷,對於盆地未來排水系統的影響,倒是更令研究人員擔心的。滄海桑田,人們無法左右土地變動的律法,似乎也只能學習,怎麼和這個在地震中成長的島國共處。公視新聞郭美芳/陳信隆採訪報導K誂a
地層下陷為證據 活動斷層威脅台北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