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西德統一20年 經濟處境落差現

二十年前,柏林圍牆倒塌,促成東西德統一,也被視為終結冷戰的重要關鍵。但是這20年以來,有不少東德民眾認為,他們在經濟上的處境並沒有改善,因此,懷念社會主義制度的聲音越來越大。 這一邊敲掉圍牆上的水泥塊,另一邊橋樑開放,西柏林民眾熱情歡迎東邊來的同胞。這一幕幕的畫面,曾經讓幾千萬的德國人,和全世界一起分享歷史性的感動。 然而,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終究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東德人民擺脫了共黨的專制統治、迎接民主,生活上卻也失去了社會主義體制的保障。事實上,為了配合歐盟里斯本條約有關降低赤字的要求,德國近年來在大幅減稅的同時,也砍了不少的社會福利預算。讓吃慣大鍋飯的東德人很難接受,總覺得自己像是二等公民。 前東德領導人 克倫茲:人們把過去東德的生活和目前的現狀做比較,往往會覺得以前東德的日子是過得不錯的。東德曾經有許多成就,是目前我們也想要的。例如每個人都有工作,教育制度從幼稚園到大學無所不包。 不過,也曾經見證柏林圍牆倒塌的前西德官員,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前西德外交部長 根舍:我們不能在一夜之間,扭轉社會主義40年來的錯誤。這的確讓人感到沮喪。但民主的統一過程,還是讓我們獲益良多。 根舍認為,要真的讓東西德成為一家人,也許還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德國應該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年輕人身上。根舍強調,隨著時間的巨輪向前推進,會有更多的德國人相信,東西德人民只有不分彼此,才會有更好的未來。記者徐家仁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