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親子關係

  • 【HEY 你說】走一條不被家人支持的路,可以嗎?

    |

    第一次踏進瑋哲在南投草屯的老家,就驚訝於一塵不染的地板,隨後瑋哲媽媽親切地端茶出聲招呼,笑著說環境乾淨是其次,全家的內衣褲都是她每天手洗的!身為全職家庭主婦,瑋哲媽媽更堅持每天都要全家團聚吃晚餐,似乎不難想像,身為么子的瑋哲,從小就是在備受呵護的環境長大。緊密的親子關係,卻無法對彼此說出心內話瑋哲爸爸是傳統家庭的長子,雖然已育有兩個女兒,當時經濟也稱不上優渥,仍不敵「傳宗接代」壓力,瑋哲就是在這樣

  • 【HEY 你說】該如何與原生家庭和解?

    |

    初次與佳蓉見面,便能感受到她有著「長女」風範,例如事前連繫幾乎有求必應,講起話來也是條理分明;總是在還不到約定的時間,就已經在現場等候;或是點完餐後,主動幫忙打點水杯餐具衛生紙等等,後來一聊才發現她真的是家中老大。佳蓉自嘲,她從小就很愛指揮三個弟妹,加上成績優異,幾乎不需要父母操心。然而,身在中南部「重男輕女」的保守家庭,即使表現再好,也敵不過上一代的價值觀⋯⋯「我也很努力的表現啊,可是大家的目光

  • 【HEY 你說】為什麼面對最親近的家人,總是苦愛難言?

    |

    春節是華人社會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此時,返鄉與家人團圓也就是一種習以為常的行為。只是,對你來說,回家的意義是什麼呢?你是否常常聽父母苦口婆心地說「我是為你好」,甚至哀怨他們的人生都奉獻給孩子?你會不會走入一段感情跟婚姻時,卻又擔心害怕,不想複製自己在原生家庭裡的不快樂?為什麼面對最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無法說出真正的心內話?【HEY 你說】傾聽你我自視平凡的人生故事,首集以「母親與我的距離」募集讀者

  • 從心看新聞》爸爸長期「缺席」重要時刻,親子關係僵局何解

    |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日前公布一份《台灣父子關係調查報告》,台灣父子關係平均分數從2017年的勉強及格60分,到今年已經進步到72.2分,雖然「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逐漸模糊,但另一方面,報告也顯示仍有超過半數爸爸曾為了工作,缺席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活動,或是沒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讓父親與孩子中間有無法彌補的隔閡。諮商心理師、現任彰化高中輔導老師的陳鴻彬分析,近十年來台灣出現一種新的家庭型態「留守家庭

  • 從心看新聞》母女之間的愛恨情結,有解嗎?

    |

    「不管我怎麼做,媽媽都不滿意⋯⋯」耕莘醫院的諮商室裡,女孩向臨床心理師劉南琦娓娓道來自己和母親的衝突與伴隨的巨大壓力。這不是劉南琦第一次處理母女關係中的傷痕,當個案帶著不同的問題前來諮商,隨著她們緩緩道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劉南琦發現,許多親密關係與心理問題都要追溯回破碎的母女關係,這也成為台灣女性共同的、根本的創傷。「好女兒」是好媽媽的教養成就劉南琦回想起過去選填大學志願時,母親認為最棒的工作就是公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