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大選民調 李明博大幅領先

南韓總統大選投票進入倒數五天,選前最後一次可公佈的民調,前首爾市市長李明博,支持率增加到45%,遙遙領先其他兩位對手。另一方面,美國也高度高度關注韓國總統大選。從初選開始,美方就頻頻接觸主要候選人,試圖摸索未來新政府的對美政策會不會出現變化。 儘管國內出現強烈反彈聲浪,韓國政府還是在多年談判之後,與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盧武鉉政府也將這份協定,視為任內最重要的政績之一。 公州大學教授 朴贊一:自由貿易協定,在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中,將增加全體人民的福祉。自由貿易協定將協助韓國企業,提高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 不過,研究外交領域的學者卻認為,韓國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視與美國的FTA,主要的著眼點不是經濟,而是政治層面。 外交安保研究院 裴肯贊:促成韓美FTA有兩大理由。第一個理由非常重要,就是再強化對美國的關係。這是最重要的理由。 學者認為,這也就是韓國在FTA談判上,捨棄中國日本,而以美國為第一優先對象的原因。除了FTA,另一個影響對美關係的重要事件,就是韓國預定在2012年,收回朝鮮半島上韓國部隊的戰時作戰統制權。 韓戰結束後所設置的聯合國司令部,以及所屬的美韓聯軍司令部,按照慣例都由駐韓美軍指揮官兼任司令職務。韓國雖然得到美國強大的軍力協防保護,卻也失去國防的自主權,自己的軍隊調動還必須有美國的同意。不過,隨著冷戰終結、美軍調整全球部署,韓國部隊在平時的作戰統制權,於1994年由韓方收回。至於戰時的作戰統制權,也預定於2012年之前由美方交還給韓國。不過,今年的韓國總統大選,和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都很有可能出現政黨輪替。作戰統制權的移轉會不會有變化還有待觀察。 延世大學教授 朴明林:在外交關係上,在韓美關係,韓日關係上,大國黨是採取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泛執政圈則採取平等導向、自主導向的政策。例如戰時作戰統制權的回收,大國黨持反對意見,而泛執政圈則是贊成的。 無論是繼續依賴美國的軍事協防,還是爭取更多的自主,韓國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記者 徐家仁 彭耀祖 在韓國首爾的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