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產業面臨諸多爭議 水面型是否納環評環境部評估中

丹娜絲颱風過後,部分光電板遭強風吹毀與棄置,近期出現有人質疑烏山頭水庫清洗太陽能板,導致水質污染。面對對於光電產業的諸多負面聲音,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今(14)日舉行記者會,直指許多是惡意與不實指控,將對散播謠言者提告。另外面對國內要修法,加嚴光電開發環評,也有代表指出,國外光電大多免環評,國內如果把標準推到最嚴格是不對的。

舉布條喊口號,國內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下午舉行記者會,針對近來有醫師指控烏山頭水庫上光電板污染水質,表示將提告。

業者指出為了取信社會,光電模組無毒,反覆做過好多次實驗都已驗證,但一直澄清換來的卻是不間斷的質疑。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王亮凱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去質疑,太陽能板是一個汙染的東西, 沒有,這些謠言都是台灣特有的,我們也很無奈啊。」

強調光電板只用清水清潔,各國持續推動水面型光電,七大公協會希望社會不要再以訛傳訛。而面對外界要求,光電開發要環評,條件越設越嚴,業者也很無奈,表示國際上只有日本要求山坡地要環評,其他國家根本不用環評。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常務理事江一志指出,「一味的要求把太陽光電推到最嚴格的,比工業區設置的標準還嚴格的標準來要求做環評,這是完全不對的。」

針對此次烏山頭水庫的水質爭議,官方已出面澄清,水質通通合標。

不過水面型光電是否納入環評?環境部還在評估中,行政院長卓榮泰認為應該慎重。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詢問行政院長卓榮泰,需要經過環評這件事情,院長同不同意?

卓榮泰則回應,「我本來的想法是在水面,一定面積以上的,我們可能要更慎重。」

環團指出,過去負面案例頻傳導致負面觀感,但認為環評能進一步把關,另外,確保當地民眾的知情權也至關重要。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提及,「周遭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你要知道有這個案場要再規劃要興建,地方都不知情的情況下,無從反對啊,我沒有機會去講說我反對吧。」

環團認為,丹娜絲風災後出現光電板棄置、未立即妥善處理,顯示相關單位一開始沒設想過相關問題,若有環評就會有更多評估。而針對烏山頭水庫是否進行二期的光電開發?經濟部表示地方政府未同意,現在不推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