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當選日自民黨魁 民調:男選民支持度高於女性

日本自民黨選出創黨70年來第1位女性總裁高市早苗,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高市有望將在10月下旬的臨時國會,打破日本政壇的玻璃天花板,成為第1位女首相。有趣的是,這位非典型的女領導人,在男性選民之間受歡迎的程度比女性要來得高。至於婦女團體關心的性平議題,專家學者的看法並不樂觀,性平運動人士甚至警告,高市上台後,性平政策恐將不進反退。

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當選成為自民黨第29任總裁的消息傳出後,日本社會普遍持正面、樂觀的反應,還有民眾在接受訪問時,以「氣象一新」來形容政壇的變化。

東京市民莊內理沙認為,「就是一種印象吧,說到政治特別是自民黨,總是有許多金錢之類不愉快的新聞,所以就她是女性這事來說,給我一種像是氣象一新的感覺。」

現年64歲的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壇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出身古都奈良的普通家庭,而非政治世家,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書法老師,閒暇時愛做的事是打鼓,而且還是重金屬搖滾樂團X-Japan的粉絲,她做過新聞主播、電視台主持人,1993年踏入政壇,1996年加入自民黨。

高市早苗中學同學島田資子說,「高市她上的是一般的公立學校,不是那種要花很多錢或有特殊教育的私校,是和當地所有小孩一樣的學校,所以她真的明瞭社區的實情,我想在那樣的環境長大,看過各式各樣的人,受到那樣的傳統文化包圍,讓她擁有寬廣的視野。」

高市曾不只一次的對外講過,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保守黨的柴契爾夫人,是她從政效法的對象。而她在日本政壇也確實如柴契爾一般,以右派保守主義與強硬作風而著名。

下旬的臨時國會,若沒有意外的話,高市還將衝破政壇的玻璃天花板,成為第1位女首相。這意味著剛性政黨色彩濃厚的自民黨,歷經兩任四年的左派首相之後,又將轉向右派保守路線。

東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柏瑞特指出,「我認為高市的當選,或許反映了日本政治轉向了右派與民族主義類型的傾向,這從1990年代就開始了,不是新趨勢,但在過去幾年,自民黨選出的領導人,大都是來自黨內的自由派,所以我想就黨內政治來說,右派重新拿下領導權意義重大,我想從安倍首相之後,他們就沒掌握過政權。」

高市當年首度當選議員時,曾被質疑「女孩子去國會能幹什麼?」她的回答是「作為國民的代表,無論男女,我都要把國民利益和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自民黨黨內選舉結束後,最新的民調顯示,86.5%的受訪者對女首相樂見其成,並有68.4%的人對她的施政抱有期待。有趣的是,這位非典型的女領導人,在男性選民之間受歡迎的程度,比女性要來得高。

日本社會的性別平等狀態,在全球146個國家排名第118位,在7大工業國敬陪末座。外界不免出現把高市的勝選,視為日本性別政治的重大分水嶺。而高市確實也開出過「大膽」的競選支票,像是要把內閣女性官員的比例,增加到北歐國家的水平。

但實際上高市對性別議題一貫都偏向保守,像是她反對同性婚姻、反對多元性別也反對雙姓法,也就是允許女性結婚後不須從夫姓,高市認為夫婦不同姓「可能會破壞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結構」。而她本人婚後也沒有遵從傳統從夫姓,是她的丈夫山本拓隨妻姓,改名為高市拓。

「NO YOUTH, NO JAPAN」創辦人能條桃子指出,「要根本上改變許多婦女,必須過好自己的人生,又要肩負起照顧重擔的現況,我認為是很困難的,我懷疑她的意識形態是否會容許,我發現非常具有侷限性,就我所關切的性別平等政策可能有一些會倒退。」

東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柏瑞特分析,「實際上我們看到過去其他國家當選的保守派女性,實際對婦女權利做的非常得少,首先想到的就是瑪格莉特柴契爾,一個在位11年的政治人物,任內卻沒有任命女人擔任高位,所以我預期高市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至於在其它政策方面,高市的財政與金融政策遵循她政治導師的「安倍經濟學」;在與周邊國家容易引發紛爭的歷史認知問題,像是靖國神社與領土的爭議,她過去曾以「自虐史觀」批評前首相村山富市。

自民黨目前在國會的席次並未過半,採取的是與友黨策略聯盟,屬於少數執政狀態。選後,合組聯盟的公明黨便對高市,在「政治獻金、靖國神社參拜、以及與外國人共生」3大議題的態度提出疑慮,甚至表示「沒有滿意答覆,不排除退出聯合執政。」高市尚未走馬上任,「短命內閣」的隱憂便已經在日本媒體浮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