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拍下夜空中的光點飛向丹麥奧爾堡機場,導致機場關閉數個小時;當地警方表示,24日晚間到25日清晨,包括奧爾堡、艾斯比約、松德堡和斯克呂斯楚普空軍基地上空,都接獲無人機出現的通報。丹麥總理佛德瑞里克森批評,這是對基礎設施的嚴重襲擊。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指出,「丹麥最近幾天遭受混合式攻擊,無人機在關鍵基礎設施、軍用和民用設施等多處出現。我們必須預料到這些攻擊,而且可能還會有更多。這些攻擊已經暴露丹麥的弱點,其目的是製造不安和分裂。」
奧爾堡是僅次於哥本哈根的丹麥第2大機場,丹麥國家安全情報局指出,目前沒有足以指認肇事者的資訊,但這看起來符合歐洲其他地方所見的混和戰樣態,也評估俄羅斯在丹麥的間諜與破壞風險都很高。
丹麥國家安全情報局長博爾奇指出,「我們評估俄國在丹麥進行間諜活動和破壞活動的風險很高,我們在歐洲其他地方也看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預見丹麥也會出現此情況。很明顯,當局是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和狀況來看待這些事件。」
歐洲近來也傳出俄製無人機闖入波蘭,和戰機侵擾愛沙尼亞空域的事件;北約已就波蘭與愛沙尼亞,分別啟動北約條約第4條款盟國磋商機制,並強調將捍衛盟國領空。專家提醒,第5條款集體防衛並非自動啟動,可用軍事或政治手段回應。
查塔姆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貝歌表示,「第5條款並非自動生效,成員國需要自行觸發。因此第5條款實際上是,當一個國家認為正遭到武裝襲擊時才會援引的條款。北約歷史上只有美國在911恐攻後援引過一次。」
北約近期在葡萄牙和荷蘭測試新型空海無人載具,與低成本3D列印無人平台;目標在失衡的昂貴戰機對付廉價無人機情況下,建立更具成本效益的反制方案。
一度也暫停起降的哥本哈根機場,25日航班恢復起降。丹麥政府強調,將持續跟北約與歐洲夥伴協調,強化偵測與反制能力,必要時依法擊落敵意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