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頭只要透過人臉辨識技術,沒幾秒就可以辨識出身分。在中國隨便一條街上就有好幾台監視器,算一算整個中國約有千萬台監視器。中國政府說,這些技術可用來預防犯罪、抗議或是恐怖攻擊,在發現可疑人士時立即預測他們的行為,然而這也讓中國警方可以威脅民眾,在還沒有犯罪行為時,就預先拘留那些不受中國歡迎的異議分子。
「你是警察嗎?你們動手幹嘛?這是江蘇常州金壇的楊麗,我跟我父親去北京看病。」跨區帶家人去看病,都要面對鏡頭報備,異議人士楊麗因堅持上告江蘇政府違法徵收土地,而被當成麻煩人物。他們走到哪裡,都會有警察或是黑衣人士跟蹤,甚至大膽地當著他們的面,在病房的點滴架上掛上監視器。
楊麗父親楊國良說,「一直都有警察在病房,在病房裡、在病房外監視,我們就像政治犯一樣的。」
中國政府能夠快速地掌握這些人的行蹤,因為這些監視系統會擷取的全民資訊,包括簡訊、通話內容、付款、搭乘的交通工具、視訊、郵件投遞、基因檢測結果,甚至是水電的使用情形等,雖然許多中國人幾乎不會發現這些監視器,但對人民來說就像是無形的數位牢籠。但根據《美聯社》的報導,這些人工智慧技術都來自美國。
被《美聯社》點名的美國公司包括輝達、IBM、Dell、思科、英特爾、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和亞馬遜,雖然他們都稱不會對賣出產品的使用方式負責,產品也都遵守相關法律跟法規,但根據美聯社蒐集到的資料顯示,有些公司的行銷廣告,就直接宣傳為是中國警方監控人民的工具,而其他公司,像是甲骨文軟體公司、微軟、威騰電子和當時的惠普,都是在知情的情況下,向中國警方或是監控公司出售產品和服務。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副教授拜勒表示,「美國公司的這些技術,確實占有領先的地位,然而他們正在幫忙中國使用這些監控工具,預防性的警務工作源自於美國,跟犯罪熱點警政策略或是破窗理論有關,它們探討犯罪與建築環境和特定地區的人口數有關。」
然而最令人震驚的,是中國政府將這些美國技術瞄準、追蹤和評估在新疆維吾爾人身上,強行同化或是壓制他們。已經離職的前新疆政府工程師說,他親眼目睹了監控技術如何標記數千人,並且將他們拘留,即使沒有任何人犯罪。
系統工程師阿不力孜指出,「這些西方國家提供的這些科技,對我們、給維吾爾族帶來的創傷,是很深很深的,這些算法是你以前做過的,譬如說去過的清真寺次數,和嫌疑人一起坐過的飛機,或者公交車然後租過的酒店,在微信上面或其他微博上面,其他任何一個評論說話。」
阿不力孜說,很遺憾地因為這些監控設備,讓世界無法聽見維吾爾族的聲音,而加拿大的學者則說,這些工具的本質是專制,因為它們協助了當權者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