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狼醫平台」上線 醫師公會聲明不同意見

衛福部「性別事件資訊專區」近期上線,只要醫事人員涉及性平案件,且經司法判決確定,就可在專區查詢得到;不過醫師公會全聯會發聲明,認為恐涉及醫師工作權、名譽權與個資保護,若未有明確法律授權,可能有違憲疑慮,對此衛福部回應強調醫界應建立團體內部機制。

近期國內醫事人員涉嫌違反性平事件連環爆,在各界要求下衛福部承諾規劃的「性別事件資訊專區」在8月中旬上線,民眾可上網查詢哪些是性騷擾慣犯的醫師,不過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聲明表達不同意見與立場,認為外界不宜用「狼醫」等容易誤導、標籤化的稱呼,而且若沒有明確法律授權,可能有違憲疑慮。

醫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醫事法規會召委吳欣席表示,「我今天我要讓別的醫師不能看診的話,我是不是去檢舉他對我性騷擾就好,接下來就立刻被停職,確定為調查無罪,那你再做事後的彌補,很多的名譽已經受損之後要再彌補都是很困難的。」

全聯會表示,資訊專區設立標準應有法源依據與判斷標準,平台也應設立消滅時效機制,重大案件可依一定時間下架,較輕微者應更短期內移除不宜永久保留,資訊揭露須符合比例及平等原則,並落實性平三法,政府與地方機關應積極面對性平事件,對於已公開案件應重新檢討並建立補救機制,除非有重大且有具體事證並造成嚴重傷害,否則不宜輕率採取停業或撤照處分。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無論像是教師、律師都已建立相關的揭露機制,更沒有涉及消滅時效的這樣的機制,正因為他只要有執業就有揭露的必要。」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則表示,「如果在司法機關確定有這個判決,我們就會把它連結又是醫事人員,我們就會把它連結上來,所以沒有所謂的什麼期限的問題。」

衛福部強調,依照法律的懲罰及矯正精神,本來就是希望懲罰之後當事人可以改變行為,不再犯錯,當刑期結束就不再是犯罪者,因此呼籲醫界應建立團體內部機制,強化法律觀念,落實應有專業倫理,才能建立專業尊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