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首場意見發表會今(7)日舉行。正方代表清大教授葉宗洸主張,台灣應使用安全存量較高的核能,而非燃料價格較高的天然氣,且核三廠也具有足夠抗震能力;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強調,合理民主程序是先讓核電廠經科學安全檢驗並向人民報告後,再公投決定是否重啟延役。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中選會於公投投票前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首場發表會7日登場,正反方代表分別為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以及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
正方代表葉宗洸主張,台灣應使用安全存量較高的核能,而非燃料價格較高的天然氣,並指出台灣除了存在電力「南電北送」問題,近日還出現「中電南送」,顯見核三廠存在必要性。葉宗洸表示,雖然核三發電量僅3至5%、功率占比小,但已足夠為政府、軍事、醫院提供最基本電力需求。
針對外界對核電廠諸多疑慮,包含台灣地震多、容易成為戰爭敵方攻擊目標等,葉宗洸則強調,核三耐震強度0.72G是台北101大樓的2倍,有足夠抗震能力,且全世界歷年來並無因地震造成核電廠重大事故,也無核電廠在戰爭中被攻擊前例,因此台灣面對中國的不友善,更應做好充分準備,至少保留1座核電廠。
反方代表曾文生則強調,核電廠是否該重啟延役,需經過科學檢驗、安全檢查與工程調整,在向人民報告檢驗結果後,再由人民公投決定是否承擔風險進行重啟,這才是合理民主程序。
曾文生表示,去除一座能提供6%電力的核電廠,對台電的確有壓力,因此當然會合理調度機組,在核三除役後,北部近期也已完成大潭、通霄天然氣發電廠,電力充足,高雄興達機組3號機明(2026)年也會上線,短期內出現的「中電南送」狀況可能不會再發生。曾文生認為,這個狀況並非罪大惡極到需要被批判,他同時也保證台灣供電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