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過《天才法案》,穩定幣將掀起金融革命!【獨立特派員】

七月中旬,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穩定幣創新與監管法案,該法案被俗稱為「天才法案」,不僅是穩定幣首部聯邦專法,也標誌著全球經融體系即將迎來顛覆性的轉變。穩定幣不再只是區塊鏈圈內人的討論話題,隨著法案通過,美國企圖藉由穩定幣進一步鞏固美元霸權,此舉不僅加快金融變革的腳步,更掀起一場波及貨幣主權的金融革命。
七月中,川普正式簽署穩定幣創新與監管法案,期待能透過相關法案,主導加密金融規則,延續美元霸權。(圖/獨立特派員)

 

新興市場迅速採用穩定幣成美元霸權新武器

在越南、巴西、哥倫比亞、奈及利亞、印度、土耳其等國家,民間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比例已超過三成,奈及利亞更有超過六成的人使用加密貨幣支付。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黃耀文指出,這些國家的民眾為了保值,習慣將薪水換成美元紙鈔,而疫情期間出門不便,就開始使用USDT穩定幣。

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副理事長溫宏駿分析,虛擬經濟以美元穩定幣計價,結合比特幣更能吸引購買,加上華爾街金融業開始將金融產品代幣化,並以美元穩定幣作為交易媒介。面對這樣的趨勢,美國期望透過穩定幣,掌握加密金融的話語權,並擴大全球對美元的需求,以求延續美元霸權。

 

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於六月初掛牌上市,市場預期將成為第一個合規的穩定幣公司,股價一度從31飆漲到接近300美元。(圖/獨立特派員)

 

利多與風險並存監管難題亟待突破

花旗銀行預估,2030年穩定幣發行規模將來到1.6到3.7兆美元。(圖/獨立特派員)

 

相較於現有金融系統,穩定幣在跨境支付時的時間、費用、匯率波動上,都更具有優勢。黃耀文以在日本工作的菲律賓移工為例,根據既有的跨國匯款模式,兩地公司都必須為需要執照的金融機構,但若以美元穩定幣通匯,就能避免Swift系統緩慢且昂貴的問題。

然而,穩定幣的發展也伴隨諸多風險。2022年UST穩定幣在短短一週內暴跌99%,被形容為區塊鏈的金融風暴。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教授陳谷劦指出,穩定幣重挫不僅會波及單一發行公司,相關市場甚至實體經濟都會受到影響。儘管美國法案要求發行商須錨定資產,讓市場對穩定幣信心大增,但市場若過度依賴單一發行商,仍可能產生風險。

美國的穩定幣法案,雖禁止質押,但並不要求資金須百分之百放在銀行存托,而允許發行商購買美債。黃耀文對此抱持正面看法,認為美債依附於美國財政部,相較於會倒閉的銀行而言更有保障。但溫宏駿提出不同看法,認為若短期美債發生擠兌現象,發行商將連帶受到影響。陳谷劦更直言,當穩定幣發生狀況,美國政府要不要救、能不能救,都會產生一定問題。

此外,穩定幣雖是中心化發行,卻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流通,使其成為非法交易與洗錢的溫床。時任刑事局副局長的黃壬聰指出,已有相當比例的詐騙集團使用虛擬貨幣洗錢。溫宏駿強調,穩定幣的流向將會使央行對貨幣傳導體系以及貨幣控制出現問題。陳谷劦也表示,洗錢、跨境金流、逃稅的管控難度會更加提升,而他認為目前並不具有應對這些問題的能力。

 

央行權威面臨挑戰各國積極因應

穩定幣的普及,也對各國的貨幣主權及政策造成衝擊。陳谷劦分析,若企業開始以美元穩定幣報價、貿易時以穩定幣結算,國民日常也習慣使用穩定幣支付後,本國貨幣將在美元霸權之下逐漸式微。歐盟、新加坡與香港已針對穩定幣推出相應政策,而台灣目前尚未推出自主穩定幣。

陳谷劦認為,若想守住貨幣主權,應儘速推動數位台幣。溫宏駿進一步說明,日常的小額交易如購買豆漿、咖啡等,更適合以本國幣值計價,為了掌握計價的貨幣主權,應有屬於本國的穩定幣。黃耀文進一步指出,穩定幣二十四小時皆可交易,相較於週休二日的銀行,若能以台幣穩定幣進行比特幣交易,將可使交易時間拉長。

 

黃耀文認為穩定幣不會影響台灣的金融秩序,因為在台灣發行的美元穩定幣,其商業銀行存款及短期美債,都會算成我國央行的外匯。(圖/獨立特派員)

 

法規整合刻不容緩產官學應攜手前行

台灣在今年提出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但金管會將穩定幣定義為虛擬資產,央行則將之視為支付工具,雙方角度不同,恐造成監管職權重疊或遺漏。陳谷劦認為,應由主管機關協調資本市場與支付體系,透過子法明確制度設計,避免監管漏洞。

對此,學界呼籲應召開金融國是會議。陳谷劦建議,應由官方、學界、業者三方共同討論監管方向與產業發展。溫宏駿也表示,穩定幣結合AI經濟的趨勢已成定局,應抱持主動態度,並在制度容許的範圍內給予是錯空間,才能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金融生態。

 

面對穩定幣變革浪潮台灣宜及早明確定位

穩定幣帶來的金融變革是不可逆的,從跨境支付到虛擬資產交易,穩定幣正逐步重塑全球貨幣運作模式。面對這股不可逆轉的變革浪潮,台灣必須及早確立自身定位,在保持金融穩定與擁抱創新之間取得平衡,才能在這場金融戰局中穩定前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