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主導下,美國史無前例對盟友及非盟友開徵關稅。8月1日期限前夕,白宮再公布了一波包括台灣在內的稅率。當中值得關注的,是加拿大從25%提高到35%;瑞士也因為來不及談成協議,稅率從31%被拉高到39%。
有記者向美國總統川普提問,跟加拿大談判卡關的原因是什麼?川普回應,「他們必須付出一個公平的價格,這件事一直都很簡單。」
白宮表示,加拿大沒有跟美國合作遏止吩坦尼和毒品流入美國,還對美國關稅採取報復,所以被施加高關稅。雖然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深表失望,但美加之間其實有著「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的緩衝,大部分商品將得以豁免。
同樣在USMCA的保護傘下,墨西哥採取了「拖延戰術」,成功將25%稅率的期限延至90天後。
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說道,「我們終於談出好協議了,我們暫維持現狀,還有90天可以繼續討論、對話,並建立一個長期協議。」
不過專家認為,這對墨西哥來講其實有長期的負面影響,尤其會延長墨西哥商界的不確定性,進而影響國際投資。
此外,中國商務部7月31日對外表示,美中在斯德哥爾摩的貿易談判中,已經同意將中國關稅的期限再延90天。對此,美國財長貝森特稍早在CNBC的訪問中表示,美中貿易談判確實已有雛形,但延期90天這件事言之過早。
美國白宮發言人李威特提到,「我們與中國進行中的政策與貿易方案,今年將協助我們減少50億美元赤字。」
除了對等關稅,美國也將在2週內公布「產業別」的關稅,尤其是藥品和半導體。美國正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展開調查,屆時一旦敲定,川普要在90天內決定並公告,才算生效。
種種不確定性,使美國徵收關稅的海關人員陷入混亂,民主黨參議員舒默就痛批,全球關稅只會讓美國人的生活成本更高。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籍舒默認為,「川普的關稅貿易戰,是一場針對美國人民的貿易戰。」
而川普政府的全球關稅,也面臨著重大的法律挑戰。由於當時川普引用1977年的法律,宣稱美國貿易逆差是「緊急狀態」,因而規避國會表決、掀起關稅大戰,但有多家企業不認同所謂「緊急狀態」定義,一狀告上法院。
今(2025)年5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已裁定川普關稅違法,但川普政府提出上訴。現在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已經在美東時間31日上午10時展開庭審,萬一美國政府敗訴,恐怕將面臨被要求退還全球關稅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