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核三核島區近恆春斷層 籲重啟應慎思安全性

8月即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24)日邀集國內地質學者,剖析核三廠重啟的安全問題。學者表示,恆春斷層通過廠區大門內,距離核島區只有一公里遠,加上核島區的地質屬於不穩定的年輕活動岩盤,呼籲慎思核三廠重啟的安全性。台電回應,核三廠如果要重啟,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等3大原則。

核三廠今(2025)年5月除役,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不過眼看8月即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找來國內知名地質學家,在公投舉行前,向民眾說明核三廠的地震風險。

台大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說:「全世界沒有一個核電廠有活動斷層通過,它的岩盤有這麼年輕的岩盤,而且是活動的岩盤,所以它的安全性是非常、非常堪憂的。如果用台灣來講,相較於核一、核二來講,核三是更危險的核電廠。」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指出,「地質調查跟完整的這個耐震評估,一定要落實到補強的工作,可以預期的是這個補強的工作一定是在圍阻體裡面、高輻射量的區域裡面進行,那衍生的時間跟費用一定是相當龐大,不排除會比興建的核電廠還來得貴。」

學者指出,恆春斷層線直接穿越核三廠廠區,距離關鍵的核島區只有一公里,另外在鄰近核島區的岩盤存在斷層剪裂帶和摺皺構造,等於核三廠處於一個構造活躍、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區域,凸顯核三廠選址存在高度地質風險。

另一名學者則提醒,核三廠得全面檢視結構安全性,評估在地震強度下設施失效還有災害的機率,最後再決定要不要進行補強,或是其他因應措施。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回應,「3大共識就是安全最重要,那核廢料怎麼處理?還有就是大家社會的共識是如何?子法如果訂出來之後,需要台電去檢查的項目,台電才能夠去做進一步的去評估。」

台電表示,核三廠未來如果要重啟,必須考量安全性等原則。不過,在核三重啟公投投票前,從8月7日開始將舉辦5場發表會或辯論會,讓民眾更了解核三重啟的正反方意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