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轉容量率
-
台電通霄電廠新增燃氣機組 啟動至滿載發電僅需10分鐘
|環境用電需求年年成長,還需兼顧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電近年積極興建燃氣機組,通霄電廠成了增氣減煤指標廠,今(2023)年新增18萬瓩燃氣機組,特別選用氣渦輪機組,屬航改型引擎,效能等同飛機,從啟動到滿載發電只要10分鐘就能完成,台電期盼成為供電的快打部隊。
-
普發6千不敵油電雙漲 4月消費信心指數下跌
|產經政府普發現金6千元已經陸續入帳了,希望能刺激國內消費,但4月份油電雙漲等影響,還是衝擊到消費信心。中央大學發布了4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6大指標當中有5項都走跌,其中是以物價水準的跌幅最大,創8個月新低。另外受到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和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3月景氣燈號依舊是低迷藍燈,預計到第3季景氣才會復甦。
-
台電需量競價向民間買電 王美花:保險機制而非缺電
|生活傳出台電要啟動「需量競價」向民間買電,維持備轉容量率度過危機。外界質疑這是否代表台灣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需量競價措施就是一個保險機制,讓備轉容量率維持在6%以上,並不會變成常態。
-
媒體披露台電電力預測11月吃緊 曾文生駁斥供電無虞
|生活有平面媒體披露,台電最新電力供需預測指出,11月夜尖峰備轉容量率恐不足6%。主要是10月空汙季,台中興達火力電廠共5部機組自主減煤停機,合計將少掉約250萬瓩。不過,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駁斥,強調近來有颱風帶來豐沛水量挹注,水力發電再加上燃氣機組,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可達8%以上,供電無虞。
-
午後尖峰用電量4030.1萬瓩創歷史新高 台電:供電無虞
|生活最近各地溫度飆高,也讓用電量大增,18日開始用電量連3天持續上升,今(20)日下午接近兩點半尖峰用電量高達4030.1萬瓩,創下史上新高,更是首度突破4千萬瓩,不過台電對此強調供電狀況一切正常。
-
夏月電價6/1起上路 台電估今夏季尖峰用電將創新高
|產經夏月電價後天6月1日上路,台電表示,每個月用電120度以下,約360萬戶,電價不受影響,不過,用電度數,超過120度到330度之間,約497萬戶,每度電漲0.28元,一度電、要價2.38元。台電表示,隨著氣溫升高,用電量大增,預估今年夏季尖峰用電,會創歷史新高,首度突破4000萬瓩。
-
昨下午供電轉吃緊黃燈 台電:民生用電量大加大林機組故障導致
|生活昨天下午,全台電力備轉容量率降到6.07%,從供電充裕的綠燈降為供電吃緊的黃燈,台電表示,主因是天氣炎熱,用電尖峰發生在太陽下山的時間,還有大林機組故障才導致這樣的狀況,而台電也啟動了多項應變作為,確保穩定供電。天氣持續炎熱,加上防疫期間民眾待在家裡,開空調的時間也跟著變長,讓夏日民生用電量大幅增加,5日下午尖峰負載達到3739萬瓩,備轉容量率降到約6.07%,供電燈號亮起顯示「供電吃緊」的黃燈。
-
空品惡化應變門檻降低 燃煤機組、鋼鐵、石化業納入強制降載
|環境環保署制訂的「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這幾年來一直遭環保團體批評門檻過高,最近環保署預告修正草案,原本要紫爆程度,才會強制啟動應變門檻,現在下修為達到紅害就啟動。另外也首次明訂,在空品不良時,燃煤機組、鋼鐵業、石化業等汙染源,應降載與減排的比例。若空氣品質惡化,但PM2.5濃度未達過去所說的「紫爆」程度,就無法強制啟動緊急應變,多年來遭環保團體批評,環保署近日預告相關修正草案,只要達到紅害
-
電力供需失衡致昨晚大停電 學者: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提高、不穩定恐成隱憂
|兩岸17日晚間又發生無預警停電,5天內發生兩次分區供電窘境。台電解釋,主要是電力供需失衡,用電量比預期高出許多,導致需要降載停電來保護系統。能源學者分析,備轉容量10%,卻發生限電,需重新檢視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認列是否太寬鬆。同時指出太陽光電只能白天發電,晚上難以調度,台灣是獨立電網,不能只靠再生能源,一旦用電輛大增,電網容易崩潰。 昨晚17日又發生分區停電,5天以來第二起,民眾抱怨連連。台
-
缺水電恐衝擊企業營運 經部承諾今年不缺電、5月底前用水無虞
|兩岸國內經濟研究機構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上看5%,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樂觀預估,在出口動能持續升溫下,有機會坐四望五。不過,企業面臨「五缺」問題,尤其缺電、缺水甚至缺地等問題,恐衝擊今年第二、三季營運。經濟部承諾,五月底前用水無虞,至於用電,目前備轉容量率維持10%以上,強調今年不會有缺電問題。 久旱不雨,全台水庫蓄水率低迷,企業面臨「五缺」問題,首先無水可用,可能成為影響今年營運最大隱憂。經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