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內、外、婦、兒、急診等科別缺醫師,現在連神經科也鬧醫師荒。嘉義長庚醫院日前通知鄰近醫院,限縮腦中風病人夜間轉診標準,凸顯神經內科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問題。對此台灣神經學學會發函給衛福部,呼籲除了全面檢討健保給付制度,也應比照兒科醫師,每月提供神經科住院醫師1萬元津貼。
嘉義長庚醫院日前發布內部簡訊警告,限縮腦中風病患的夜診收治標準,因為腦中風醫療已經崩壞,神經科人力嚴重不足,震撼南部醫界。
而為了留住人才,台灣神經學學會日前發函給衛福部,除了要求全面檢討健保給付制度,也呼籲比照兒科醫師,每月提供神經科住院醫師1萬元津貼。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24小時要應付臨床業務,事實上是很不容易的,造成說有一些區域或地區醫院,神經科醫師會流失。」
台灣神經學學會表示,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許多神經退化性疾病、腦中風、失智症等患者也跟著增加,都需要神經內科醫師幫忙診療,如果年輕醫師不願投入,就可能產生連鎖效應,影響病人就醫品質。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鄭建興指出,「整個人力在縮減的情況,不僅是急重症的急性中風照顧本身會出問題,連比較慢性的那些神經退化疾病,以後照顧也會出問題。」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心血管內科的醫師也很樂意去承擔,甚至他們在取栓術、心臟的取栓,其實都有很好的經驗。」
而衛福部則是回應強調,不僅神經科人力不足,胸腔科、感染科也有相同問題,行政院已編列489億元,為期5年辦理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將制定醫事人力留任策略,提高急重難科醫師回流醫院等誘因,希望讓年輕醫師願意投入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