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交通問題,近日有民代質疑,台北市忠孝東路有的區段開放機車可以行駛內線、不用強制待轉,但有的路段卻是完全禁止,形成「一路多規」的狀況。對此北市交通局表示,會盡快檢討整個路段,盡量朝一致化的方向規畫,也承諾未來待轉牌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忠孝東路橫跨台北市中正、大安、信義、南港區,不過卻出現同一條路不同規定的狀況,舉例來說,1到5段都有路段內側禁行機車,6、7段則開放,讓機車騎士無所適從。
台北市民任先生認為,「有時候我們自己來分辨時,我們自己會產生錯覺,所以說我感覺應該是要好好統一規範、制度。」
台北市民林小姐表示,「如果我走忠孝東路,我一定會來這裡待轉,這樣比較不危險。」
民代也指出,台中、台南等縣市都陸續開放或擴大機車免強制待轉,台北市忠孝東路7段527巷日前卻又掛回待轉牌,批評是道路平權走回頭路,汽機車路權應該一致;交工處回應,是因為業務交接疏失所導致。台灣交通安全協會認為,台灣現行交通制度既不人性化也不科學,應該以車速而非車種劃分使用車道,才相對安全。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認為,「今天摩托車的待轉問題,是因為禁行機車的問題衍生出來的配套,而不是為了安全而存在的理由,你舉出一個全世界用車種的輪胎數來分車道的規劃,有沒有這樣的國家?實際上坦白說,全世界看起來是沒有。」
交通局交工處工務科科長林佳睿回應,「以往會有這種不同的管制,可能是整條忠孝東路,其實每一段跟每一個路口道路條件都不一樣,我們當然在確保機車騎士可以安全左轉的這個前提,去檢討把機車的待轉牌面做拆除的檢討。」
台北市交通局承諾,未來待轉牌只會減少不會增加,會完整檢視整個路段,在安全的前提之下會朝這個方向來做,並且也會在檢討道路是否開放機車騎內線時,將整個路段一併檢討,以提升機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