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5月初向美國商務部提交有關半導體政策建議,呼籲美國避免加徵關稅,如果美國對進口晶片課關稅恐怕會衝擊台積電營運,影響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計畫時程。總統賴清德出席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表示,半導體產業面臨低價傾銷問題,尤其是成熟製程中國產量最大,如果不積極面對會越來越嚴重。
美國先前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做調查,這個月初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向美國商務部提出建議,請美國政府避免加徵關稅,如果對進口晶片課關稅恐衝擊營運,影響台積電在美國投資計畫時程,關稅也會提高終端消費者的產品價格。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認為,「如果美國政府調高關稅,雖然可能會降低客戶下單的意願,影響到台積電的營收,但是關稅就是客戶要台積電在美國建廠的理由,所以可能並不會影響到建廠的速度,甚至還會加快速度。」
信函中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提到,尖端半導體無法獨自運行,應該和其他半導體元件協同運行才能發揮性能和功能。總統賴清德23日出席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中國低價傾銷。
總統賴清德表示,「成熟製程的產量中國最大,包括政府補助、低價傾銷,半導體同樣會面對這個嚴重性,如果我們不積極面對的話只會越來越嚴重。」
不只半導體關稅牽動產業發展,23日的金融市場也出現波動,台股從開盤小漲,盤中由紅翻黑,最後收在2萬1652點、跌18點。新台幣兌美元,以平盤開出是30.07元,收盤是30.023元,升4.7分,面臨30元保衛戰。這波台幣升值,讓離島金門地區掀起人民幣搶購潮。
金門當地居民回應記者提問,表示自己7點就來排隊,換到後相當開心。
反觀出口業,台灣機械公會則向政府及央行喊話,務必守住30元關卡,否則匯損衝擊,對機械設備、工具機產業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