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大西洋與北冰洋之間的格陵蘭,地理上是北美洲的一部分,但政治上它卻是丹麥的自治領土。格陵蘭的面積有216.6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60倍,但因為終年冰雪覆蓋、人煙稀少,人口只有不到新北市十分之一。
雖然川普不認氣候變遷,但地球暖化帶來的冰雪消融,證明格陵蘭未來在戰略與商業上的巨大潛力。
其實買下格陵蘭並不是川普發明的點子。歷史上,美國至少有2次要買下它,一次在1867年、另一次1946年。1867年,當美國從俄羅斯手中買下阿拉斯加後,還想再向丹麥買下格陵蘭,遭到拒絕;另一次1946年,美國總統杜魯門也曾試圖用1億美元,向殖民格陵蘭的丹麥政府出價,同樣吃了閉門羹。
格陵蘭政治分析師指出,「丹麥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就像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一樣,而他們也不是完美的,這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現在有一些新的機會正在出現,我們就來看看能不能好好利用,造福格陵蘭的未來。」
美國對這塊目前為丹麥自治區的土地一直展現著高度興趣,川普不只一次表達,甚至不否認要強取豪奪擁有它。
尤其最近《華爾街日報》披露,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指揮下,情報高階官員竟然向美國各情報單位主管下達指令要求這些擁有監控衛星、通訊攔截能力、以及地面間諜的機構,蒐集格陵蘭當地獨立運動,以及美國可能前來開採資源的民意取向等資訊。
問題在於,格陵蘭是丹麥的自治區,丹麥不僅是北約成員也是美國的盟友,遭到監控的哥本哈根當局因而召來了美國大使表達不滿。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表示,「這是國際報刊傳出的消息,我們的外交部長已經跟美方談及此事,當然,你不能去監聽一個盟邦。」
但不只有美國與丹麥的國家利益正相互碰撞,以格陵蘭的戰略位置與稀土礦藏,中俄兩國早就對這裡展現強大且令美國難以漠視的興趣。因此根據路透社獨家,華府現正評估要給格陵蘭特別地位,也就是將它納入《自由聯合協定》COFA,讓它成為美國的勢力範圍。
美國副總統范斯說,「我們要給丹麥的訊息很簡單,你們沒有善待格陵蘭人民,你們對格陵蘭人民的投資不足,對於這片令人讚嘆的土地與人民,安全架構的投資也不足,這必須改變。」
COFA是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簽署的國際協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和帛琉都在它的保護傘之下。依照協約,美國要給COFA成員一定程度的財政支援,協助發展經濟與基礎建設;這些國家的公民則可以免簽在美國生活、工作、甚至加入美軍。
不過這也代表,美國要負責防衛COFA成員國,並在此建立軍事基地,而這也是具有排他性的一項控制權。
美國過去已經在格陵蘭西北部建立了美軍皮圖菲克太空基地,未來將會投入更多海軍船艦和軍用破冰船。
但其實要將格陵蘭納入COFA並不容易,因為它必須是個獨立國家、代表它必須脫離丹麥。不過路透社也報導,目前格陵蘭方面並沒有接獲來自白宮的提案,也並未展開任何實質性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