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團不滿國民黨、民眾黨立委去(2024)年在立院聯手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法,因此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憲法法庭今(12)日舉行說明會,會中三讀立法程序有沒有瑕疵成為攻防重心,兩方言辭交鋒超過2個小時,各持己見。而憲法法庭審判長謝銘洋重申,本件尚未受理,只是先以說明會形式了解當時通過修正案的立法過程,以確認有無受理的必要。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韓國瑜創下中華民國立法史上最獨一無二的,用舉手表決,即便在戒嚴時期,蔣介石在世也不敢如此,所以藍白今天來憲法法庭,必敗無疑。」
不滿國民黨、民眾黨立委去年在立院聯手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法,民進黨團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不過目前大法官人數不足,無法做成裁判。12日憲法法庭召開說明會,希望釐清立法院三讀程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規定。
司法院大法官呂太郎指出,「主席問『有無文字修正』是主席的行為,他怎麼會是一種表決的行為呢?」
司法院大法官蔡宗珍提及,「兩個議案的三讀程序中,聲請人究竟有沒有任何明示、默示,反對該議案就不贊成該議案。」
整場爭論點圍繞在,當時立法院長韓國瑜在議場內詢問「有無文字修正」後,就宣布「無異議」三讀通過,民進黨團主張這有程序瑕疵,但藍白立委無法認同。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表示,「其實三讀,他主要他會宣讀二讀的條文,第一案大概50秒,第二案大概1分鐘,也就是說如果有異議的話,我們會在這個時間點就會提出,那主席就會宣布交付表決,所以這個並沒有1秒鐘,來不及表達異議的這個問題。」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指出,「聲請人一再主張,說主持院會的院長有這個義務,他應該要依照職權主動把案子在全案交付表決,我必須要說,在立法院過去的實踐上面,不是這個樣子。」
前立法院法制局局長羅傳賢提及,「我們叫認可、默認,你『無異議』就是說都沒有聲音,他會停頓一下時間就說,『請問院會目前有沒有文字修正?』都沒有異議,他這是變一種便宜行事,蘇嘉全當院長以來就改成這樣的方法。」
兩方言辭交鋒超過2個小時,各持己見。而憲法法庭審判長謝銘洋重申,本件尚未受理,只是先以說明會形式,了解當時通過修正案的立法過程,以確認有無受理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