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昨(27)日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首度提到,健保實施30年,各種支付制度要重新檢討,包括論人計酬等,並以健保署在花蓮秀林鄉試辦成功為例,只要公共衛生、健康促進做得好,民眾生病就醫次數就能減少。因此健保署今(2025)年起,擴大在全台6分區試辦,目標是每鄉鎮服務約1萬人,合計6萬人。
為了滿足偏鄉就醫需求,健保署3年前與花蓮慈濟醫院、秀林鄉衛生所合作,試辦全人整合照護,也就是從醫療為主,轉為加強健康,只要把病人照顧得越好,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多。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星助表示,「成本考量整體來看的話,我們第一年是降了2.3%,第二年因為疫情過後,就醫需求增加了2.5%,那今年預期成本也應該是會有略微的降低。」
以花蓮秀林鄉為例,全鄉居民約7千多人,衛生所除了提供中醫、西醫、牙醫等診療,花蓮慈濟醫院也支援居家醫療、轉診、緊急後送等外展診療,衛生所人員平時還需對居民進行衛教、疫苗接種、疾病篩檢等健康促進,減少民眾生病就醫次數,平均一年可節省健保2、3千萬元醫療支出。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說,「秀林的衛生所它做的其實不是醫療,它是到各個鄉鎮去推廣它的健康、營養、預防保健等等的服務,然後做得好,它後面的醫療費用就會省下來,省下來的錢我們就會回饋給它。」
由於花蓮秀林鄉的成功模式,總統賴清德日前在2025健康台灣論壇致詞提到,健保30年,各種支付制度要重新檢討,包括現行論量計酬是否改成論人計酬等。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促進區域間的醫療機構的合作,也就是說用什麼樣的機制,讓現在所有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跟地區醫院跟診所,形成一個嚴密合作的組織。」
健保署強調,今年起將在全台6分區都各找一個鄉鎮推動全人照護,包括獎勵金在內,每分區一年預算5千萬,加上已試辦的花蓮秀林鄉,健保將新增3億支出,目標是每鄉鎮服務約1萬人,合計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