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家檔案庫詳盡收藏了納粹集中營受害者相關的資料,總計3000多萬份檔案,每年都有許多民眾聯絡這裡,希望了解親人在戰爭中到底經歷了什麼。有人表示,發現有其他親戚倖存,帶給他一線希望。
德國的阿羅爾森檔案館,是全世界關於納粹受害者與倖存者最完整的檔案庫,收藏了約3000萬份檔案,涉及1750萬人,包含猶太人、羅姆人、同性戀、政治異議份子等。此外還有數千件手錶、戒指與錢包等集中營留下的遺物。這些資料有許多都已經數位化,方便民眾查詢使用。
館方表示,每年都有大量民眾聯繫檔案館,想要了解親人的生命故事。
檔案館館長阿祖蕾表示,「每年大約有2萬人聯繫我們,想知道某位親人的下落,我們的線上檔案庫則有大約80萬名使用者。」
這家檔案館原先是由盟軍在1946年設立,目的是幫助大眾找到戰爭中失蹤的親人。一開始主要是收藏來自納粹秘密警察與集中營的紀錄文件,隨後也加上盟軍彙整的資料。不幸中的大幸是,納粹對於集中營的囚犯都留下了詳盡的紀錄,後人才能完整了解,親人究竟經歷了什麼。
現年77歲的亞伯拉罕爺爺,父母是來自波蘭的猶太人,也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們離開集中營時,跟家族失去聯繫。亞伯拉罕從來不敢多問父母這段歷史,而現在多虧了檔案館,終於發現家族中還有其他倖存者。
納粹倖存者之子亞伯拉罕指出,「只要知道有人倖存,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線希望,我們長大時被教育沒有任何倖存者,現在這個時代一切都數位化了,找到倖存者就有可能了。」
阿羅爾森檔案館的存在,不只讓埋藏多年的歷史重見天日,也讓納粹集中營的暴行,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事實,而是有血有肉的個人故事。在二戰結束80週年的今(2025)年,顯得格外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