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戰爭到以哈衝突,許多軍事專家說,無人機已經改變現在的戰爭型態。為了提高國防戰鬥力,丹麥政府宣布將撥款約36億元台幣,建立歐洲最大之一的軍用無人機測試中心,並培訓操作無人機的專業軍方人員;但也有學者點出,目前的無人機高階零件大多來自美國,低階則是源出中國,歐洲應該要設法突破、自主發展。
巨大的爆炸聲、火花四起,因為無人機的攻擊導致天花板破了一個大洞。從俄烏戰爭到以哈衝突,無人機已經從蒐集軍情的輔助功能,變成尋找到敵方後,立即發動炮火攻擊的主要角色,徹底改變了現代的戰爭型態。
為了增強國家的戰鬥與防禦能力,丹麥計畫在中部城市歐登塞的安徒生機場設立軍用無人機測試中心,減少前線的人力耗損。
丹麥軍用無人機測試中心負責人拉爾森表示,「無人機在民用領域應用廣泛,但現在許多公司也開始轉向國防用途。」
丹麥政府已經宣布,將撥款7.25億丹麥克朗、約台幣36億元,建造這座歐洲最大之一的測試中心,預計到了2026年,約有100名丹麥的軍方人員將在這裡接受以無人機作戰的專業操作訓練。
丹麥皇家國防學院軍事科技研究員葛萊引用數據,顯示俄烏戰爭在7成的損失是無人機造成的,因此也刺激了丹麥發展軍用無人機的決心。
丹麥皇家國防學院軍事科技研究員葛萊表示,「戰場還是需要士兵,但我們正在尋求讓前線能夠減少人員損耗,讓無人機和無人地面載具能夠取代部分前線作戰。」
對於測試中心的成立,許多丹麥軍事專家樂觀其成,但也點出無人機的高階零件大多來自美國,低階的則是從中國出產,丹麥甚至於歐洲都應該思考如何跳脫美中的技術,從中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