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台提出32%的高額對等關稅,3日政院提出強烈不合理抗議,表示會與美國嚴正交涉;工商團體也紛紛提出建言。不過產業界衝擊大的還有農產品,像是外銷蜂蜜有9成都輸美,冷凍吳郭魚也有高達7成,一旦被課徵關稅,國際競爭力將大幅下降。
面對美國川普政府祭出沉重關稅,行政院相隔數個小時做出回應,強調有3大項強烈不合理,包含美國對等關稅的計算方式不明;台美貿易順差應該是反映台灣資通訊產品,對美國經濟及國安的巨大貢獻;以及台灣已有相關措施預防中國洗產地,強調後續將與美國嚴正交涉。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對外整個採購與投資都要用團體戰的方式來辦理,這樣才有足夠的力道,但是像所謂的千億台積電等單家企業投資,美國說我已經有了,幹麼再跟你談。」
工商團體受衝擊大,工總表示電子產品、機械產品、運輸設備、鋼鐵、鋁製品等都受影響。工商協進會也向政府提出緊急建議,包含立即啟動危機應變評估衝擊、力爭降低關稅、擴大對美採購與投資、提供產業援助、還有加速產業升級等5大建議,其實大受衝擊的還有農產品。
玉沙農場業者張智閔表示,「如果32%關稅開徵,其實對我們衝擊很大,美國客戶可能在訂購的意願上,量可能就會下降。如果真的實施,對我們影響真的是滿大的。」
像是業者手中的蘭花中苗,過去銷往美國是0關稅,如今課徵到32%,國際競爭力銳減。
根據農業部統計,2024年台灣農產品輸美約8.87億美元,貿易逆差4.3倍,重點出口農產品,吳郭魚、蝴蝶蘭、蜂蜜、鬼頭刀,5成至9成都輸美;毛豆、虱目魚、鱸魚、茶葉,有2至3成銷往美國。
嘉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陳泓碩則表示,「美國這邊其實量並不算多,台灣鯛的話可能每年才1、2千公噸而已,如果說以真正水產的出口國來講,我們台灣占比其實是滿小的。」
學者認為,這波對等關稅實施,台灣出口美國關稅大幅提升,水產農產外銷成本飆升。反觀巴西僅被課徵最低基準關稅10%,未來銷美價格就是比較貴,恐成產業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