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台南市楠西區在1月21日地震受創,部分受災居民入住中長期安置處所。為此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楠西區公所合作啟動以工「帶振」專案,提供住民養雞、種菜、烘焙等技術並助產品銷售。
穿著背心的工作人員不只協助整地,還一邊施肥養土,待土壤肥沃後未來這裡將成為楠西災民可自耕的地點。
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楠西區公所合作啟動以工「帶振」專案,將南水分署宿舍規劃作為種菜、養蛋雞及學習烘焙技能場域,提供工作機會幫助有意願的長者或經濟弱勢住民。
楠西震災戶江奶奶表示,「說要教我們種菜,也很有愛心,這樣地上一壟一壟很多壟,然後施肥施肥也用帆布蓋起來,才會長。」
楠西震災戶李小姐認為,「可以幫助這裡的災民,可以讓災民也有一些收入。」
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說明,「以工帶振其實透過我們現在目前的產業,希望能夠讓需要者他用自己的參與,產生他自己的自立,然後獲得該有的尊榮,而且自己賺到了工錢。」
以自然農業模式生產雞蛋、蔬菜和烘焙商品,工作機會帶出家庭的振興,幫助家庭恢復正常功能。後續還可以透過芥菜種會的供需平台進行推廣,讓災民獲得經濟來源,從接受幫助轉變為自立生活。
楠西區長何榮長回應,「這些災民在重建之餘也能夠互相提攜、互相慰藉,然後一起走過重建之路。現在災民一些心靈上的慰藉課程,還有一些像這種食農教育,讓這些災民在生活上不會感到無助。」
根據公所統計,目前遷入南水分署宿舍共計39戶上百人災民,其中約7成為經濟弱勢家庭、獨居長者與身心障礙者。透過以工帶振計畫提升災後重建復原,讓住民盡快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