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跟進Instagram青少年帳號 16歲以下自動設為不公開

Meta旗下社群平台Instagram在亞太區各國陸續推出青少年帳號,台灣也正式上線,未滿16歲的青少年無論是現有或新註冊的帳號,都將自動設為不公開,並會進行敏感內容的限制,若想切換為公開設定,還必須取得家長同意。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潁表示,「我自己的話,最常使用的是IG,1天一定有超過5次。」

不少青少年手機成癮,Meta旗下影像社群平台Instagram為保護青少年,在亞太區各國陸續推出青少年帳號,而台灣也正式上線,未滿16歲的青少年無論是現有或新註冊的帳號都將自動設為不公開,若想切換成公開帳號,也必須獲得家長同意。

今(2025)年大四的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潁就認為,一昧限縮青少年使用社群網路,反而讓青少年參與社群的權利及兒少的表意權被剝奪。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潁表示,「像是最近也有在討論說,禁止手機進入校園,這些會議可能沒有邀請學生代表,不免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被在乎。」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則表示,「政府或者是教育單位應該要積極提供兒少相關媒體素養的提升,才能讓他們知道怎麼樣在網路上選擇適切的內容。」

Instagram不只預設不公開帳號,包括敏感內容與陌生人互動都會被限制,每日使用時間上限達60分鐘,還會收到關閉應用程式提醒,每天晚上10時到早上7時,青少年帳號還會自動開啟睡眠模式。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表示,「需要透過家長的權限才可以更改設定,而且家長可以看到孩子在網路上接觸的內容跟對象,這樣的網路環境也可以讓家長更安心。」

關心台灣兒少網路安全的立委林月琴也點出台灣現行法律仍舊不夠完善,以網路霸凌為例,平台竟無責任;呼籲台灣可以效仿美國的《防止成癮性內容剝削兒童法》和英國的《網路安全法》。

這些法規都著重於明確平台責任,賦予監管機構權力及加強保護未成年使用者,讓孩子能在數位時代中安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