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後成「痛痛女孩」難救濟 3案勝訴衛福部將重審關聯性

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後發生不良事件的女孩,俗稱「痛痛女孩」,這些沒有病史的女孩,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症狀或發病,審議小組對不良事件跟HPV疫苗判定無關,從2017年纏訟至今,去(2024)年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其中3案勝訴,要求衛福部重新審議,不過家長們對於重新審議仍存疑,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回應,將會依照判決見解,重新鑑定關聯性。

這6、7年來,台灣女人連線接獲近40起痛痛女孩的申訴案,她們在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後出現肌肉無力、關節或身體疼痛,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不過衛福部審議小組判定兩者「無關」,讓身心備受煎熬的家長無法接受,從2017年纏訟至今,去年最高行政法院判定有3案勝訴,其中包括痛痛女孩Penny的媽媽。

痛痛女孩Penny的媽媽表示,「這個病症是不會痊癒的,我們是要終身服藥的。如果嚴重一點,就是身心靈受創,真的很難堅持下去。」  

最高行政法院要求衛福部重新審議,但這對當事人來說,就算勝訴也像「雖勝猶敗」,因為衛福部接下來該如何進行公平客觀的重審,仍是個問號。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則批評,「回想到當年這個審議小組的成員出來開記者會,嗆行政法院不懂醫療專業,讓我們懷疑這種脫序的行為會不會繼續發生。」  

台灣女人連線批評,審議小組成員仍是同一批人,疾管署之前就曾公開表示,鑑定結果仍有可能判定與疫苗無關,這是未審先判。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疾管署作為審議小組的幕僚單位,應該保持中立立場,所以我們不能左右,或者像剛剛幾位提到的那樣,下指導棋要求委員一定要判成有關還是無關。」

羅一鈞表示,將會依照判決見解,召集審議小組,重新鑑定關聯性,台灣女人連線呼籲衛福部,修改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審議標準,救濟從寬,並且重新修訂《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檢討預防接種與受害情形的分類範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