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1/3無本土病例,毋過有7个帶病入境。講著注疫苗了後的不良反應事件,佇桃園也有1个民眾注AZ了後窒血管,經過認定是疫苗引起,通好領著90萬的救濟金。另外也出現1位有身的媽媽,注2筒莫德納疫苗了後10/6生產,嬰仔一出世,就發現凝血功能有問題,閣轉工嬰仔就死亡,目前會協助媽媽申請藥害救濟。
國內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連續9天沒有新增本土個案,不過今天有新增7例境外移入,而隨著國內新冠疫苗的施打,也陸續有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近期,有1名打完AZ疫苗的男子,出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被認定與接種疫苗相關的個案,可以獲得90萬救濟。另外,指揮中心也接獲到,有一例0歲個案,是母親施打莫德納二劑後生產,不過,新生兒出生後發現凝血功能異常而死亡,目前會協助家屬申請藥害救濟。
嘉義有一个民眾7月底注過一筒AZ疫苗,經過個外月了後,煞雄雄無法度喘氣,醫生認定是肺部的血管窒牢咧,雖然開刀了後有共性命救轉來,毋過患者也是會懷疑敢是疫苗引起的。另外,專家也提醒,國內的少年囡仔注BNT頭一筒,發生心肌炎的機率是美國囡仔的2倍,敢欲注第2筒?指揮中心表示:會閣做討論。
在嘉義東石有一位養殖漁民,他在7月底施打第一劑AZ疫苗,過了1個多月之後,突然有天無法呼吸,送醫後診斷,是肺栓塞、緊急開刀,也讓他懷疑這是不是疫苗的影響;還有專家提醒,國內青少年,施打第一劑BNT疫苗之後,心肌炎的粗發生率,是美國青少年2倍,指揮中心也回應表示,國內的統計方式和美國不同,至於第二劑BNT,要不要施打,也會和專家討論。
國內拼疫苗施打率,陸續有民眾打完出現疑似不良反應。高雄一名男子17日打完BNT,身上出現許多瘀青跟出血點,血小板指數更低到只剩1千,被通報為嚴重不良反應;基隆一名婦人則是7月底打完AZ後,下肢持續無力,不過醫院認為非不良反應,她自費檢驗,發現疑似血栓。
澎湖疫苗覆蓋率全台最高,第一劑達到九成以上、第二劑也有五成。但卻傳出有1名70歲男性患者,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出現皮膚潰爛、全身性膿皰脫皮的首例。經過治療後,已經恢復健康,目前衛生所也協助家屬,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
國內持續進行疫苗施打作業,卻也陸續傳出接種後不良事件。高雄有一位男大生施打BNT疫苗之後,出現了非典型心肌炎症狀,送醫治療。台中也新增一名高齡男性,在施打完AZ第二劑疫苗後,疑似不良反應死亡個案,目前衛生局也蒐集相關資料、送中央審查,要釐清死因和疫苗的相關性。
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通報,根據衛福部統計,18到50歲就佔將近一半。民進黨立委何志偉認為,這個區間的青壯年,很多是家庭的支柱,他提出修法,希望增設「疫苗施打急難救助金」,衛福部長陳時中是樂觀其成。
咱臺灣的疫苗注射率已經破六成,注射後死亡的個案已經有到912人。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有5个死亡個案經過專家小組鑑定,判斷死因佮疫苗無牽連,所以袂發受害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