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民雄大士爺祭湧人潮 清潔人員因垃圾倍增忙到半夜

嘉義民雄鄉的大士爺祭,與基隆中元祭、恆春、頭城搶孤並列農曆7月4大祭典,24日起連續3天祭典湧入許多人,也增加不少垃圾。第1天的垃圾量有7公噸,是去(2023)年的兩倍,公所表示,事先安排11處垃圾放置地,也與民間團體合作,派出上百位志工維護環境。

滿滿垃圾像小山,疑似是三角錐旁的垃圾桶被裝滿,陸續還有人丟垃圾。

嘉義縣民雄鄉24日到26日舉行年度宗教盛事大士爺祭,參與人潮暴增,也帶來驚人垃圾量,第1天就製造7公噸垃圾。

當地店家表示,「人今年有更多,幾乎都是人推擠人的走路狀況。」

大士爺祭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相傳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大士爺是專管鬼的神,當地會於誦經後,舉行3天祭禮,將紙糊的大士爺神像焚燒,象徵帶走好兄弟,是台灣農曆7月4大祭典之一,

每年都吸引大量人潮,今(2024)年製造的垃圾量是去年的兩倍,也讓清潔人員忙到半夜。

民雄鄉長說,「今年的量比去年多了將近1倍,我們自己也嚇了一跳,第1天垃圾量就7.2噸了,那昨天的垃圾量還少一點點而已,各處分布大概有11個定點的垃圾回收。」

公所表示,第2日累積量有變少,活動會場布置了11處垃圾放置點,除了加派人力,也商請上百名志工協助,呼籲參與民眾幫忙分類、減少垃圾量,也減輕工作人員負擔。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