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疑與14種農藥有關 草滅淨、靈丹、草脫淨風險高

與神經退化有關的巴金森氏症病因始終不明確,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巴金森氏症可能與14種農藥有所關聯,其中有3種風險最高。先前就有研究警示,巴金森氏症是目前增加最快的疾病之一,預計到2040年,全球巴金森氏人口數將增至1千200萬人。

四肢顫抖與動作障礙是巴金森氏症患者的主要症狀,疾病的起因是人體腦部黑質組織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罹病之後體內無法再製造多巴胺,導致病患運動障礙。醫學界至今尚未無法確認巴金森氏症的成因。

而4月份即將在美國神經學會2024年會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特定種類農藥可能影響大腦神經元,導致巴金森氏的產生。研究人員分析逾2100萬份的醫療保險數據,發現有14種農藥和美國洛磯山脈和北美大平原地區罹患巴金森氏的風險提高有所關聯,其中草滅淨、靈丹和草脫淨等3種農藥的致病關聯性最為強烈,目前歐盟和英國禁用3種農藥。

這份報告尚未經過同儕審查,不過已經提供醫療界與科學家新的研究方向。2018年國際研究便指出,巴金森氏症是目前病患增加最快的疾病之一。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針對巴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幻覺的病徵研發出檢測工具,實驗將兩隻機器手臂放在巴金森患者前後,後面的機器手臂營造存在幻覺,也就是身後好像有人的效果,受試者透過虛擬實景眼罩觀看銀幕的圖片回答看到幾個人,藉此可檢測受試者是否有認知衰退的風險。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助理艾伯特指出,「巴金森病患者會高估在圖片中看到的人數,在電腦銀幕上的圖片。」

這項研究檢測170名巴金森患者,有69人出現幻覺的症狀;研發也發現,有存在幻覺的病患更容易高估圖片裡的人數。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布蘭克表示,「目前對認知衰退的失智症尚無療法,必須在病情早期就開始治療。」

研究該團隊還開發線上版本,希望能蒐集更多實驗樣本數,以揭開巴金森氏症的奧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