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快速高齡化 退休、長照政策成做大難題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國發會預估,2025年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2成,成做「超高齡社會」。事實上,有一寡庄頭,老大人的人數已經超過三成,高齡化狀況嚴重,除了長照、在地老化的政策,面對高齡化社會,欲安怎變通,來看阮的專題報導。(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今年64歲的美珠姐仔跤手扭掠,一个人佇灶跤無閒煮食,這頓毋是煮予家己爾,是煮欲30人份、佮社區共餐的序大鬥陣食。

社區共餐據點廚子師李美珠表示:「每一个人攏會老,咱若食到7、80歲,飯有人煮予咱食,按呢嘛是蓋幸福。」

美珠姐仔講,伊雖然退休矣,但是用「少年序大服務高齡序大」的精神,猶是來服務逐家。台灣高齡化速度真緊,估計2025年就會成做老人人口20%以上的超高齡社會,速度強欲是世界上緊。日本共老人人口超過50%的所在號做「極限村落」,台灣總人口來看、可能2070年就會達到43%。

台大社會系退休教授薛承泰表示:「因為你活了久,老人數量會愈來愈濟,但是你生了少,會予老人的比例增加了閣較緊,咱佇1950年代,(一个婦女)會生7个囡仔,最近生無到1个。」

人口老化的方向無法度翻頭,照護需求綴咧增加。政府提出長照政策,2016年經費倚50億、舊年超過600億,抑若現此時,嘛有超過22萬的外籍移工,投入國內看護工課。長期關心老人福利的立委吳玉琴認為,世界攏咧欠工,台灣傷過依賴外籍移工,也是問題。

立法委員吳玉琴表示:「這馬攏是搶人大作戰,毋但臺灣欠工,日本照顧人力也是欠工真嚴重,好的勞動條件佮好的臺灣環境,應該會是吸引in留落來的動力。」

社區共餐據點廚子師李美珠表示:「本來我嘛是想講舊年欲退休有無,但是就是感覺講,猶閣好跤好手,會振會動,為啥物無愛做一寡工課。」

台灣面對高齡化,除了關心長照的議題。這馬醫療進步、序大也通閣一擺投入社會服務,現代人對退休到老去,平均閣會當食2、30年,現此時,社會上嘛開始有團體有意識咧呼籲政府,老人的政策、袂使只有長照。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表示:「臺灣這馬欲退休有500萬人,因為政府嘛無政策,就是長照,所有產品攏欲品牌少年化,無人咧做高齡品牌。」
 

立法委員吳玉琴表示:「刻板印象攏認為退休了後,就是養老,然後四界耍,退休了後,第三人生按怎成做有路用,成做通對社會再貢獻的人。」

台灣戰後教育開始普及、經濟也快速發展,真濟這沿的人,雖罔漸漸有歲矣,毋過猶是身體健康、而且有豐富的資產,對社會猶是會當有真大的貢獻。若是通透過政府的政策,予序大閣一擺發揮,漸漸高齡化的台灣、就會使有新的可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