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新藥 臨床實驗可減緩35%腦衰退

美國製藥大廠禮來星期三公布,旗下阿茲海默症新藥臨床實驗結果顯著,可使患者大腦退化速度減緩35%,儘管少數人出現嚴重副作用,專家仍給予肯定,新藥也將在6月底前向美國FDA申請批准上市。

阿茲海默症是大腦神經退化的疾病,患者腦部會出現異常的類澱粉蛋白斑塊,以及神經纖維糾結的現象,導致認知、記憶、思考及行為能力受損,通常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

過去20年來,相關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症狀,近來的新藥則訴求直接改變疾病的進程。美國製藥大廠禮來星期三公布最新實驗結果,宣稱旗下新藥,可使阿茲海默患者退化速度減緩35%。

阿茲海默研究專家彼得森指出,「我們現在可以干預潛在的疾病過程本身,而不是僅僅治療症狀。我們也許能夠用像donanemab這樣的藥物,來改變疾病的進程。」

禮來的報告指出,他們針對近1200名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進行為期18個月的實驗,每個月注射這款可清除病變斑塊的新藥。

結果進行到12個月時,半數患者沒有發現斑塊,另外也有47%的患者,病情沒有繼續惡化。不過這款藥物會有腦部腫脹或出血的副作用,實驗中有2名患者因此死亡。

彼得森表示,「當然風險在於這些副作用,可能會擴大或發展成大出血,帶來毀滅性的結果,有時甚至會致命,但可以監控這些風險。」

專家表示,透過連續的核磁共振掃描,通常可以避免這些風險發生。業者計畫在6月底前向美國FDA申請批准新藥上市。而受到這項消息的激勵,禮來當天股價大漲超過6%,創下新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