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娛樂公司SM併購案 科技業插旗引壟斷疑慮

南韓大型娛樂公司併購案,引發全球K-pop粉絲和投資人關注。涉及股權爭議的兩間公司Kakao和Hybe,這幾年大舉投資互聯網和元宇宙領域,掌握多數民眾常使用的各項服務。接下來如果成功取得娛樂公司的主導地位,不僅有壟斷疑慮,恐怕還會綁架消費者。

培育出許多知名偶像歌手的南韓四大娛樂公司之一SM,近來爆出股權收購爭議。

先是由網路通訊龍頭Kakao收購了9.05%的股份;隨後風靡全球的防彈少年團所屬的Hybe公司,打算大舉購入14.8%,有機會成為最大股東。

(圖/美聯社)

當K-pop粉絲擔憂自家藝人的未來,整場交易的背後,卻是近10年來科技公司持續進行的跨產業商業布局。

去(2022)年10月,在通訊軟體擁有93%市占率的KaKao,由於伺服器機房起火,導致多項服務全數停擺兩天,引發全國大亂。

南韓總統尹錫悅甚至下令調查,擔憂造成國安危機。會有如此嚴重的影響,就與Kakao不斷藉由收購拓展業務領域有關。

阿里郎電視台報導,「南韓民眾用Kakao Talk傳訊息、用Kakao T叫計程車、用Kakao pay買咖啡。Kakao旗下130間關係企業,在許多面向影響民眾生活。」

(圖/美聯社)

民眾日常生活離不開Kakao,Kakao的收購行動也還沒有停下來。

近幾年,影視文化產業逐漸走向內容IP化,以購買小說、漫畫等文化作品版權,改編成影視音產品;又或是以區塊鏈技術認證數位資產,發行NFT商品。

Kakao看到了市場,把目光瞄準大型娛樂公司,想進一步獲得娛樂產品的主導權。

西江大學商學院教授金民均(音譯)認為,「SM就擁有最好的內容,可以面相南韓和全球。如果它能擁有像是K-pop,或是其他娛樂內容,Kakao就有機會進入國際市場。」

(圖/美聯社)

然而有這種打算的當然不止Kakao,以娛樂公司起家的Hybe走了另一條路。

音樂出口代理商趙光秀(音譯)指出,「大家講到Hybe時都忘記一件事,它不僅是一間音樂和娛樂公司,它也是一家科技公司。現階段Hybe有兩個可支配市場的平台,一個是Weverse,目前是全球最大的K-pop粉絲社群平台。若談到第3代互聯網或元宇宙,現在亞洲成長最快且規模最大的元宇宙平台是Zepeto,Hybe對其也有活躍的投資活動。」

這種投資策略,並非只發生在南韓科技業。隨著民眾高度依賴互聯網及流動技術,全球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愈演愈烈。像是臉書母公司Meta,就併購了影音社群平台Instagram和通訊軟體Whatsapp。

科技霸權大大影響民眾、創作者及小型業者的權益。消費者彷彿染上毒癮,只會使用特定平台,排擠小型業者的生存;創作者則被企業壓迫,簽下不平等合約。

各國政府如今紛紛提出反壟斷調查,南韓的劇情會怎麼發展,值得繼續看下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