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在台北登場,5位聯合國專家提及,台灣兒少死亡率高,特別是自殺率和交通事故死亡多。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答覆時指出,近10年台灣高樓增加也可能是造成青少年衝動性跳樓,此話一出引起討論,今(16)日上午衛福部再度出面說明。
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說道,「致命性的自殺工具,如果你能夠管制它的話,它的預防效果是最好的,立竿見影。比如說燒炭也是一個因素,我們其實努力的去減少它,減少這些致命性工具的方便性、可近性,高樓也是其中一種,公寓大廈我們都要求他的管委會,要管制他的頂樓,避免很容易就走出去,可是現在我們面對是的比較多的住家,這個比較麻煩。」
諶立中表示,自殺選擇的工具決定致死率,青少年多半屬於衝動型自殺,特別在現今高樓多為住宅,不再侷限頂樓的條件下,衝動型自殺者接觸致命性的自殺工具的機率大增。過去10年間,非工商大樓的興建速度加快,管理難度高,確實是被分析是台灣青少年自殺率增加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