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體育館施工建鳥屋移鳥巢 雛鳥成孤兒

台東縣政府正在整修縣立體育館,但體育館騎樓和屋簷長期都有小雨燕築巢棲息繁殖,現在又正值小雨燕繁殖期,體育館為了施工方便,就幫小雨燕蓋鳥屋,拆掉屋簷下的鳥巢,把小雨燕的家移到新鳥屋,但沒想到小雨燕親鳥根本不會飛到鳥屋餵食,造成2百多隻雛鳥面臨餓死,被保育團體批評作法不當。現在已經緊急送到池上野灣動物保育協會搶救,可是雛鳥數量太多,欠缺飼料和照顧人力。

台東縣立體育館架起鷹架,進行興建37年以來最的大整修工程,不過場館屋簷下長期以來都有小雨燕築巢繁殖,現在是牠們的繁殖期,工程單位為了方便施工又不打擾小雨燕,幫牠們蓋了新的鳥屋,拆掉鳥巢大搬家。

可是卻被人發現,很多雛鳥死在新鳥屋,因為親鳥找不到小鳥餵食。這樣的舉動引來保育團體批評是生態浩劫,野灣動物保育協會馬上接手救援2百多隻小雨燕雛鳥,目前存活176隻,但後續情況很不樂觀,需要飼料和人力。

台東大學生科系教授彭仁君表示,「現在在繁殖季把小雨燕的繁殖巢除掉,顯然會造成雛鳥大量的死傷。」

野灣動物保育協會保育員廖朝盛指出,「整體來看的話,目前小雨燕狀況都是偏蠻脫水的,然後比較消瘦一點,可能有一段時間沒有進食。」

承辦工程的台東縣政府教育處承認這樣的作法不當,公開道歉,也表示搶救小雨燕雛鳥的所有經費和人力支出,會負責到底。

台東縣教育處長林政宏回應,「協助我們救援的野灣動保協會我們非常感謝,相關的所有費用的支出我想我們會全部來負擔。」

環保團體批評,這些小雛鳥再過些時間就要離巢,難道工程不能再等一下嗎?台東縣教育處表示,會在這學期過後召集所有學校和場館管理員實施工程生態檢核課程,未來的工程會把生態環境保護列入重點檢核項目,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