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首都積極開發衛星城市 替氣候難民找尋新家園

南亞國家孟加拉地勢低窪,長期受氣候變遷造成的洪水、熱帶氣旋與海平面上升威脅,預計在2050年會有超過1900萬國民因此失去家園、被迫離鄉背井。孟加拉首都達卡當局近年來積極開發靠近河港海港的衛星城市,打造加工出口區,創造工作機會,要讓這些氣候移民甚至氣候難民,有地方安身立命,避免湧向大都市,永久淪為底層貧民。

孟加拉西南部的蒙格拉港是全國第二大海港,每天都有數百名工人搭船來到這裡的加工出口區上班,成千上萬因極端氣候失去家園的氣候難民,也選擇落腳在這裡,因為有工作機會,很快能開創新生活。

加工出口區勞工比君說:「這裡的人一直以魚為生,如果河裡沒有魚,我們就得挨餓度日,出口加工區讓我們獲益良多。事實是,它幫助我們解決債務和責任。」

孟加拉是氣候變遷的嚴重受害國,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土壤鹽化、強力熱帶氣旋與洪水氾濫、河流沖刷侵蝕,都威脅著人們的家園。世界銀行估計到2050年,孟加拉1.6億人口中,會有1900萬人因為氣候影響流離失所,幾乎占了南亞地區氣候難民預測數字的一半。

達卡國際氣候變化與發展中心主任胡克表示,「我們提出了將二級城鎮發展為氣候適應型與移民友好型城鎮的想法,蒙格拉是我們第一個與市長展開這類合作的城市。」

蒙格拉原本也嚴重受害,但當局斥資改造基礎建設,修建11公里長的堤防。另外,加強排水與汙水處理,已經讓這裡改頭換面,成為氣候適應型的城鎮。打造加工出口區更成功吸引美中日韓的外商,過去4年投資金額翻了一倍,已經有近萬人在這裡工作。今年上任的蒙格拉新任市長表示,還有大約10家工廠即將開始生產,代表著新增數千個工作機會。

總部設在首都達卡的國際氣候變化與發展中心,已經確認境內10多個海港周邊的衛星城鎮為潛在的移民友好地點,經過氣候適應轉型改造以及加工出口區的工作機會加持,未來可望重新安置上千萬的氣候難民,讓他們免於被迫流浪到大都市貧民窟,永遠底層的命運。

而在孟加拉北部內陸偏鄉,農村經濟也經常受到河水氾濫衝擊,婦女族群由於長期被伊斯蘭保守傳統限制,謀生能力有限,受害更深。聯合國在當地資助了一項,輔導女性學開計程車的職業訓練,已經培訓出40名女駕駛,在當地簡直是駭人聽聞的突破。

計程車女駕駛阿克特說:「人們會盯著看,當一個女人在街上開車時,人們難以置信地盯著,女人怎麼可能在開車。」

雖然農村裡多數人認為開車是男性的工作,女人不該拋頭露面,但額外的收入讓家庭經濟更有彈性。就算越來越常發生極端天災,農作物更常被洪水淹沒也不至於斷炊,有助化解家族阻力,也提升了女性的地位。

阿克特認為,「在接受了駕駛訓練後,我覺得我的朋友和親戚,對我更加尊重。」

計程車女駕駛比坤說:「我想為下一代指引道路,無論女孩或女性,我們都能開闢自己新的進步之路,我們很高興能樹立第一代的榜樣。」

根據聯合國數據,孟加拉幾乎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又以農村最為嚴重,一半的農村兒童長期營養不良。這項女性駕訓計畫用意就是緩解北部農村的貧困,減少女性因為家裡太窮,18歲之前就被迫嫁出去的命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