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今年七期燃油車補助數量比電動機車高出4.5倍,環保團體批評,不但更不利於改善空汙,還大走減碳回頭路。而台灣該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有環保團體認為,台灣應該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則回應,一直都有在做,但結論未出來之前,不會輕易公布。
他們痛批錯誤的補貼對象,更不利改善空汙,等同大走減碳回頭路。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每十台新售的機車,大概會有兩台是電動機車,但今年度的話這個比例是腰斬的,就每十台新售機車裡面,只有一台是電動機車。」
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顯著,民間團體訴求2050年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經濟部應儘速訂定淨零碳排相關目標及時程,並由總統擔任召集人成立淨零碳排工作小組。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每十台新售的機車,大概會有兩台是電動機車,但今年度的話這個比例是腰斬的,就每十台新售機車裡面,只有一台是電動機車。」
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顯著,民間團體訴求2050年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經濟部應儘速訂定淨零碳排相關目標及時程,並由總統擔任召集人成立淨零碳排工作小組。
另外針對用電大戶條款,應該要公告納管名單,以利公眾檢驗。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說:「我們也希望讓大家都知道用電大戶到底是誰?誰該負責任?可是政府到目前為止,遲遲不願意公開名單。」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說:「我們也希望讓大家都知道用電大戶到底是誰?誰該負責任?可是政府到目前為止,遲遲不願意公開名單。」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科長黃錦明回應,「我們一直在研議,所以就是說沒有很正式地對外去做說明,那難怪外界會不太清楚說,我們有在努力。」
負責統籌規劃國家能源政策的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回應,在未有明確結論前,不會輕易對外界做說明。學者表示,台灣如果在2050年若無法邁向淨零碳排,將影響國內水資源、糧食安全及貧窮人口增加,必須從現在起超前部署。
負責統籌規劃國家能源政策的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回應,在未有明確結論前,不會輕易對外界做說明。學者表示,台灣如果在2050年若無法邁向淨零碳排,將影響國內水資源、糧食安全及貧窮人口增加,必須從現在起超前部署。